中国日报网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国日报 观天下 知中国

江西吉水抬土造田:保了耕田顺了民心

2012-12-25 10:31:12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有地就有根,有田就有家

如今,因为搞了抬土造田,真有一部分百姓用不着背井离乡了。峡江水利枢纽工程的移民工作,主要分两种:异地安置与后靠安置。简单来说,异地安置就是需要当地百姓背井离乡,迁往别处;后靠安置则可以在家乡留下来,但需要把房子挪个窝,比如从村东头挪到村西头,从地势低的地方挪到地势高的地方。在实际操作中,实行抬土造田的乡镇村落,大多采用了后靠安置。

八都镇中村就是一个后靠安置的村落。

18日下午,记者来到中村。进村的路极不好走,加上小雨天气,满道尽是泥泞,仿佛到了一个工地。进到村里,入眼的首先是几列新修的小楼,排得整整齐齐。

“你们看到的这些楼房,一幢就是一户人家。那些进度快的,都已经搬进去了。”八都镇镇长江善锦说,“中村的老房子太破旧,村里人一商量,决定借着抬田的东风,搞一次统筹规划。新的住宅楼建在一起,全村人都乔迁新居,而那片零散的老房区,都用来抬田。”

63岁的村民朱列仔就是“进度快”的人,一周之前就搬进了新楼。朱列仔说:“我们这个村,有将近900人的农业人口,都是靠田吃饭。以前听说修库区要淹田,大伙心里都没底。现在不发愁了,乡亲还是乡亲,耕地还是耕地,不怕水涨上来。而且,村里抬田后,因为村里统一规划,把以前那片零散的老房区也用来抬田了,现在田地更多了!”

节省了资源,顺应了民心

在水田村,峡江水利枢纽建设指挥部常务副总指挥姚毅臣告诉我们,抬土造田也有局限,只能在浅淹区进行。淹得深的地方要想抬土造田,成本就会剧增。

即便如此,抬土造田仍然为吉水从水里抢回了大片耕地。“吉水县本来就人多地少,耕地资源非常紧缺。实施抬田工程后,从水里抢回3.75万亩耕地。这些耕地可以永续使用,其产粮在正常情况下,可解决5万人的吃饭问题。而且,3万多靠地吃饭的乡亲不用背井离乡,153万平方米的房屋免于拆迁。”李长生说。

实际上,抬土造田所产生的效益,还不止这些。

据村民介绍,抬土造田给建设高标准农田带来了机会。吉水县的不少乡镇,因为紧邻赣江,地势较低,往往十年九涝,影响收成。而且农村的耕田,常常是面积大小不一,地势高低不平,耕田作业只能各自为战。村民因为农田的灌溉与排水问题,还常常闹纠纷。实施抬田后,新的农田变得匀齐平整,更有利于机械化耕作。同步修建的现代化灌溉排水设施,解决了这些难题,抬田区变成了“旱能灌,涝能排”、“水能顺畅到田,农机便利下田”的现代化农田。

“钱从哪里来呢?”记者问。

“抬田的钱列入峡江水利枢纽工程经费。与高额的房屋拆迁、移民安置费用相比,抬田费可说是非常经济。既不劳民,又省经费,既支援了国家建设,又保护了耕地资源,这种一举四得的事情,何乐而不为?”姚毅臣说。

编辑: 邓京荆 标签: 耕田 灌溉排水 峡江 李长生 移民工作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焦点图片

2012国家地理美图

2012年火爆荧屏的小花旦

2012令人惊叹的地球卫星照

众物种同在一个世界 请呵护我们的朋友

精彩热图

《泰囧》最美人妖rose生活照曝光

图说2012之“忙人榜”

网友票选全国最丑雕塑 “章子怡沐浴像”上榜

清纯依旧奶茶MM近照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