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订阅手机报国际 中国 博览 财经 汽车 房产 科技 娱乐 体育 时尚 旅游 健康 移民 亲子 社区 专题
中国日报网 中国在线 时政热点 要闻聚焦 人事任免 各地新闻 社会民生 节会大全 教育职场 趣闻轶事 深度解读 本网专稿 视频播报 专题访谈 财经资讯 企业动态 精品旅游 科技IT 体坛快讯 聚焦明星

不要误读“网络身份管理”

2012-12-28 17:39:21 来源:经济日报
打印 发送 字号 T | T 我来说两句2311人参与)

全国人大常委会日前审议的《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草案)》中,对加强网络用户身份管理作了具体规定。网民用实名在后台注册、用昵称在网上浏览,是许多国家的通行做法。这是维护公民信息安全和查处网上犯罪活动的必要之举,也是社会公众普遍要求通过立法完善的一项制度安排。

从公安机关提供的不少案例可以看到,由于犯罪嫌疑人和网站身份信息没有登记或者登记信息虚假,导致违法成本低、取证查处难。发表人身攻击性言论和欺诈性信息、散布谣言、充当“网络水军”等,已成为互联网上的一大公害,给人们的生活带来诸多负面影响。实行网络身份管理,提高网上违法成本,提高网民责任意识,维护网络文明秩序,既是实施网络法治化管理的必然要求,更是对网民权益的切实保护。

当然,实施网络实名制后,各个网站也必须相应进一步加强对网民个人信息的保护,力避网络身份管理给网民个人信息带来安全隐患。

相关报道


我来说两句 511人参与 31条评论 (点击查看)
...
用户名 密 码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中国日报保持中立。
...
...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300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
...
24小时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