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国日报

公车能否挂“公牌”?小学生建议能否成国家政策

2013-02-20 15:44:39 来源:新华网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监督失效,根源在于群众无从监督

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大“公车私用”治理力度,各地也在探索监督办法。2009年杭州市规定市局(副厅)级以下取消专车,实行货币补贴。2010年广州市启动试点,引入GPS实时全程监控公车使用情况。

然而从各地试行情况来看,效果却不理想。GPS等高科技并没有管住“公车私用”老问题,一些公职人员照样无视政府的相关禁令,造成监督屡屡失效。

“公车标识不明显,私用现象群众就无从监督。而缺乏公众参与,公车监督办法必然‘先天不足’。”吉林大学教授邴正说。他介绍,现在对公车的监督,大都是政府内部监督。然而,让坐公车的既得利益者去监督治理公车,只会使约束机制徒有其名,监督也容易变成走过场。

梳理近期“公车私用”事件不难发现,就是外部特征明显的公车容易被曝光。比如喷涂了字样的军车、警车、执法车等,但数量更为庞大的公车由于外部标识不明显,难以被公众识别。

在浩浩荡荡的迎亲车队中,在富丽堂皇的酒店外,在熙熙攘攘的景区旁,有多少公车在其中人们无法识别,又如何监督?

记者了解到,为了躲避外部监督,一些地方政府的应对办法可谓“五花八门”。其中最普遍的就是采用“障眼法”,一辆公车配备多套车牌,参加公务活动用“领导牌照”,私用时改挂普通车牌。这样一来,群众的监督就变得更加无力。

邴正认为,在公车使用的整个链条中,缺乏有效监督已经成为滋生“公车私用”的最大“毒瘤”。群众自发监督的范围和办法有限,再加上“公车私用”违规现象的惩处力度小,最后导致“公车私用”现象愈演愈烈。

 
 
 

焦点图片

美宠物狗与男童做“双胞胎”

王诗龄“强吻”kimi林志颖显尴尬 曝俩萌娃有爱瞬间

南京:安徽男子就医途中 厕所内莫名猝死

格兰仕2000名工人打砸工厂 特警进厂戒备

精彩热图

西双版纳:万人泼水喜迎傣历新年 欢腾场面蔚为壮观

奶茶妹妹与大19岁京东老总最新恩爱照

西安一公交司机和货运司机当街厮打 乘客无语了

中央巡视组海南接访点 群众排队来访[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