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铁路局大秦铁路安全文化建设纪实
11月6日,具有“中国重载第一路”美誉的大秦铁路,完成日运量131.17万吨,再次刷新由它保持的单日运量最高纪录。
这条由原设计能力1亿吨到今年运量目标4.5亿吨的铁路线,形成了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重载运输技术体系,以其安全高效的特质,不断创造着世界铁路重载运输的奇迹。
支撑这一奇迹的是不断上升的综合国力,支撑这一奇迹的更有数万名重载铁路人共同创造的“重载文化”。
近年来,太原铁路局全力打造“重载品牌”,精心培育“重载文化”,坚持用理念文化引导人,用行为文化塑造人,用管理文化规范人,用亲情文化感召人,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孕育催生了不竭的精神力量。
负重争先 安全为天
绵延2.7公里的2万吨“煤龙”在大秦线上川流不息,400多台和谐型机车和33000多辆C80货车在这条繁忙的铁路线上循环往复,每天超过90列的重载列车通过大秦铁路特有的“集疏运”模式源源不断地将煤炭输送到港口……
被誉为“最重铁路”的大秦铁路承担着全国铁路近五分之一的煤运量,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最重铁路’不仅仅是运量重,比运量更重的是肩上的安全责任。”山西省劳动模范、十几年如一日安全操纵万吨列车的重载司机高兴,对重载安全有着特殊的体会:“每一名两万吨司机,手里都攥着两台和谐型机车、204辆C80型车辆,加上运送的煤炭,总价值超过了2亿元。”
太原铁路局紧紧抓住干部职工对重载安全的切身感悟,引导大家深入理解“三点共识”和“三个重中之重”的深刻内涵,把“安全是铁路的饭碗工程”“安全生产大如天”的安全理念与重载运输的生动实践有机融合,广泛开展“重载安全为了谁、重载安全依靠谁、重载安全成就谁”大讨论,以“负重争先,安全为天”为内核的重载安全理念文化得到了干部职工的广泛认同。
“大秦铁路的每一段钢轨至少要承受15亿吨的重量从它的身上通过,最多的已经达到了20亿吨,这比额定的9亿吨平均多出了一倍。我们作为工务人,确保安全这根弦一刻也不敢放松。”大秦铁路河南寺养路工区工长王进的话,道出了重载职工“负重争先,安全为天”的心路历程。王进所在的大同工务段王家湾线路车间管辖着52公里线路设备,这个车间的干部职工以“人员零伤害、设备零故障、管理零漏洞、执行零失误,无违章、无违纪、无事故”为目标,执著坚守在大秦铁路条件最艰苦的区段,该车间党总支也因此荣获了“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的称号。
“重载安全保证的是国家的能源安全、人民的财产安全、职工的生命安全,它所承接的是使命之重、嘱托之重、生命之重。” 太原局在重载安全探索中所形成的这一核心理念,正深深地渗透到干部职工的工作里、生活里、血液里。
日常标准就是最高标准
大秦铁路在持续创造世界重载运输奇迹的同时,赋予了大秦职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职业就是事业,本职就是天职”的职业道德深深融入在“重载文化”之中。
大同电务段遵化信号车间副主任李建强,因练就了一双快速发现隐蔽故障的慧眼被人们称为“捉鬼”专家。
能够快速发现隐蔽故障的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在与大秦重载发展同生共长的十余年中,李建强始终将学习掌握新技能、按标准化作业作为实现自我价值的阶梯,多次在路局技术比武中夺魁,多次获得先进个人和优秀共产党员称号,他也因此由一名普通工人一步步走上了车间副主任岗位。
大秦铁路经过数次扩能改造,设备基础设施、运输组织模式、维修检修方式、实验工艺技法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量最新科技和先进工艺装备广泛应用于大秦重载运输,迫使像李建强这样的“大秦人”必须紧跟科技发展,主动适应新科技、新技术需要,以忘我的热情自觉投入到学技术、学业务之中。
从一线工人走上管理岗位,最让李建强受益的是设在班组小院里的练功场。大秦铁路是一条不开行客车的货运重载铁路,工作在深山僻壤中的沿线职工常常连续工作数日才能休息。工余时间,职工们设擂比试,你设故障,我来查找;我出题目,你来解答。常会为一句规章的理解争得面红耳赤,会因一个疑难问题的解决而欢欣鼓舞,小小练功场已然成为大家的一片乐园。在大秦铁路,各单位、各系统建在车间、班组的练功场多达450余个。
受益于练功场的李建强走上管理岗位后,更是注重加强班组职工业务技能的提高,采用“一事一议”“一事一教”等方法,普及安全风险防控知识,倡导“日常标准就是最高标准”“一切事故都可以预防”的观念,控制消除现场作业风险。在大秦铁路,像李建强这样把遵章守纪和提高业务技能作为自己始终追求的职业目标的干部职工不胜枚举。
以“日常标准就是最高标准”的职业精神为动力,大秦职工把遵章守纪意识内化为道德操守、行为自律,把落实岗位职责、规章制度、作业流程和作业标准逐步内化为干部职工的习惯,自觉建立完善现场作业的自控、他控、互控机制,积极开展创建标准化车间、标准化班组、标准化岗位活动,以此达到“我要安全”的行为养成。
管理的关键在于规范和落实
自今年11月起,大秦铁路按照非施工日开行93列重载列车铺划运行图,这意味着平均15分半就有一列重载列车开出。运输效率之高世界独有。
高效运输的大秦铁路得益于车、机、工、电、辆、通信、供电乃至公寓、供暖等各个系统、各个环节,都能围绕运行图的设计,严丝合缝地满足需要。在这种满足的背后,是“重载文化”持久积累所形成的制度文化、落实文化。
太原铁路局认为,依靠制度的约束力推进管理规范和作业标准是“重载文化”的题中之义,注重通过制度的力量助推文化理念的落地,将“重载文化”理念向各项安全管理制度融合渗透,实现文化与制度的导向一致、作用互补。
在太原铁路局,人人都知道有一个《关于严格施工管理,坚决杜绝“黑施工”的决定》的“355号”文件,这是太原局深入推进安全风险管理、下重拳整治施工领域突出问题出台的一项管理措施,以此从制度上保证了在大规模、高频次的集中修施工会战中“一人不伤、一事不出”目标的实现。
为体现制度管理的科学规范,太原铁路局清晰界定了铁路局、站段管理职责,完善规章制度,规范工作标准和工作流程,整理公布了455份技术文件,重新编制了244个车站《站细》。
制度文化的根本在于“落实”。太原铁路局深刻理解“问题在现场,原因在管理,根子在干部”这一安全风险管理的关键,对部分干部有制度不执行、不落实加大追责力度,倡导各级干部沉到现场抓落实,上到岗位抓落实,盯住作业抓落实,分析追责抓落实。坚持从生产岗位、施工现场等八个方面考察评价干部,明确了“干部作风转变的十个标志”和“岗位不作为的20种表现”,提出了“十条禁令”“十要十不要”“十个清楚”等具体要求,大力推行“五不工作法”,实行“安全问题通知书晾晒”,严厉整肃假重视、假研判、假管理等“十假”现象。集中两个月打“十假”,在各系统、各单位总结评比,并在局内报、台公示。
太原铁路局在严格管理过程中应运而生的“打黑文化”和“打假文化”,进一步丰富了“重载文化”的管理内涵,有力推进了各项安全风险措施的落实。进入四季度,各系统、各单位正在围绕《太原铁路局600个安全风险管理惯性问题》,集中展开专项整治。
倾情打造幸福家园
湖东车辆段是大秦铁路唯一的货车段,这个段的每个车间、班组都有一面“笑脸墙”、一棵“亲情树”,每名职工的更衣柜上都挂着一张“全家福”。在这里,职场就是一个亲情涌动的气场,孩子用期盼提醒安全,妻子用祝福注解安全,父母用叮咛嘱托安全,激励着职工把职业当成奋斗的事业、当成幸福的家业。
亲情文化、乐业文化、幸福文化备受职工欢迎,通过亲情感召、环境感化、实事感动,以人为本理念变成了一件件暖心事。
为了职工身体健康,在定期体检的同时,每年都要组织“名医名家大秦行”活动,送医上一线。加大全局保障房建设力度,在大同地区率先实现了“让房等人”的目标。在全路率先开展和谐型机车卫生间、休息间等10项生活设施集中整治,机车乘务员心里热乎乎的。
为提高幸福指数,太原铁路局在积极完成盈亏指标,稳步提升全局干部职工工资收入的基础上,着力向苦脏累险岗位和奋战在重载安全主战场的职工倾斜。大秦铁路上的重载司机全部享受了技师或高级技师待遇,对于能够驾驶多种机型的司机还设立了月度专项奖励;重载一线职工收入增长普遍高于全局基数,以湖东车辆段为例,去年一线职工平均工资增幅达23.06%,职工们切身感到了“我的收入我做主”的幸福。
同样感到幸福的还有职工家属。大秦铁路上各单位开展的“家属访岗日”活动,极大地融合了管理责、慈母心、夫妻爱、儿女情、环境力。湖东车辆段职工家属徐宏璐在留言簿上郑重地写道:“铁路生产设施和环境的巨大改善,都是为了职工工作更舒心、生产更安全,老公在这样一个环境里工作,我真的很幸福。”
为了把工区班组建得与“家”一样温暖,大秦线民生“八小”工程率先在全局启动。建好的“八小”工程不仅由职工代表验收,还邀请职工家属来当“考官”。菜谱合适不合适、淋浴喷头舒服不舒服、被子暖和不暖和、药箱的药齐备不齐备……都要听一听家属的意见。
厚爱载重,共建共享。做幸福的铁路人,是“重载文化”最宝贵的内涵。(记者 孙瑞生 通讯员 樊康屹 尉建铎)
实习编辑:范文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