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是灵石堡子塘公路超限检测站吗?”
“是。”
“昨天下午3点到今天下午3点,这24小时内你的检测站过了多少辆车?”
“2406辆。”
“好的。”
12月29日下午3点多,当记者走进位于晋中市交通局一楼的治超监控中心时,工作人员闫园正在通过治超综合信息管理系统与灵石县堡子塘公路超限检测站的当值人员进行视频语音对讲,询问日常工作情况。紧接着,他打开管理系统界面,调出12月28日15点至29日15点晋中市各个公路超限检测点的车辆流量统计图表,一目了然,这一时间段堡子塘站点共通过2406辆货车且远远多于其他检测点。
而对于信息管理平台视频远程监控的作用,闫园表示,远不止信息共享这样简单,更重要的是对一些现场突发情况进行应急指挥调度。他打个比方:“假如工作人员在监控画面上发现某一路面检测站点发生拥堵情况,就会打电话过去询问原因,如果是该路段发生车祸造成了堵车,监控中心可以立即联系相关交警支队前往现场处理并且疏导交通;假如发现某一源头单位发生运输车辆过磅不称重的现象,工作人员会立即联系企业了解情况,如果是设备损坏,那么监控中心会协调相关维修部门前往进行修理;假如在监控视频中发现某一短途超载多发路段、路口有疑似超载车辆经过,监控中心会立即调遣路面稽查人员前往核实。”也就是说,治超工作关系到众多货运源头企业、运输企业、驾驶人员等,因此治超执法情况也比较复杂,而信息监控平台能够提供现场及时的数据、视频资料,协助工作人员在突发情况下对附近可利用的执法资源进行应急的指挥调度。
晋中市于2009年5月在全省首次研发建设并及时启用了治超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并于2011年底至2012年5月建成了二期工程。目前,全市11个县区治超监控中心、20个公路超限检测站、57个重点货运源头企业以及6个重点路段路口被纳入此信息管理系统。科技手段的运用给治超工作带来了自动化的便利,但是人力的节约并不意味着“人为”监管可以缺失。“一方面,我们要进一步督促源头企业使用货运源头装载系统,并且尽可能防止其主观故意断电切断监控视频的行为;另一方面,治理短途超限超载,除了堵塞源头,目前最主要的还是要靠执法人员的路面稽查工作。”闫园说。
要想科技治超发挥其更大的作用,建立治超工作的长效机制,硬件设备建设固然必不可少,执法队伍的建设、企业员工的培训同样不可或缺。晋中市治超办主任张晓彤表示,如果对培训源头企业员工、执法人员路面监管等工作及早重视,“10·15”寿阳、榆次两县(区)严重非法超限超载案件在一定程度上完全可以避免。所以,晋中市治超综合信息管理系统下一步的建设,是在完善功能、规范管理、建设队伍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覆盖面。而在明年1月,系统将很快新增21个对县乡公路交叉口的联网监控点,加大对短途非法超载货运车辆的打击力度。(记者 孙瑞生 实习记者 张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