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国日报

蒙古耳枕:是传统,更是传奇

2013-02-05 13:44:23 来源:中国日报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免费订阅30天China Daily双语新闻手机报: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至106580009009

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市中心的一家批发市场人头攒动,快到关门的时间,一个作坊还亮着灯。这个不到60平米的作坊看上去有点乱,成堆的半成品枕头几乎把十来台缝纫机埋住了。但是这些做工精细的枕头却有着奇特的外观:每个面上都有若干个孔洞。

蒙古耳枕:是传统,更是传奇

47岁的牟春玲是蒙族,她是这间作坊的主人。她一丝不苟地盯着制作的每一个环节。这些枕头叫耳枕,特别设计的孔洞为了减少睡觉时对耳朵的压力而起到保护作用。

当地民间传说耳枕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成吉思汗的年代,士兵夜晚枕戈待旦,中间有孔的枕头可以便于听见敌人和野兽的来袭。清朝年间,耳枕也很受满洲贵族的喜爱。牟春玲的先人从孝庄皇太后的时代起就给蒙古贵族做服饰。据说是孝庄把耳枕带进了清廷,并逐步流传到全国各地的达官贵人。但是近些年来,知道这门工艺的人却越来越少。

2007年,牟春玲接受耳枕生意纯属偶然。那年一大家人聚在一起为她的母亲庆祝八十大寿。她的姑妈是家族里做耳枕的第五代传人,做了两个小的耳枕作为生日礼物,并且抱怨道现在已经没人继承这门手艺了。

牟春玲说针线活在早些年的艰苦岁月里救了她的生计,所以对此颇有些感情的她决定一试。尽管那个时候她对于这门浸润着古老传统和家族荣耀的手工技术几乎一无所知,仅有的印象也只是小时候看过的几眼。

编辑: 许银娟 标签: 蒙古耳枕 传统 传奇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精彩热图

 
 

焦点图片

南京:安徽男子就医途中 厕所内莫名猝死

格兰仕2000名工人打砸工厂 特警进厂戒备

西双版纳:万人泼水喜迎傣历新年 欢腾场面蔚为壮观

奶茶妹妹与大19岁京东老总最新恩爱照

精彩热图

西安一公交司机和货运司机当街厮打 乘客无语了

中央巡视组海南接访点 群众排队来访[组图]

图片故事:90后入殓师只为留下永恒美丽

南京“弃婴岛”三夜蹲守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