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辽宁省委关于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加快建设文化强省的实施意见
(2011年12月20日中国共产党辽宁省第十一届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通过)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称《决定》)精神,加快建设文化强省,实现建设富庶文明幸福新辽宁目标,制定如下实施意见。
一、加快建设文化强省的总体要求
1.加快建设文化强省的基础条件。党的十七大以来,辽宁文化建设迈上新台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文化体制改革全面推进,文化事业日益繁荣,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群众文化生机蓬勃,文化精品不断涌现。加快建设文化强省,实现辽宁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历史性跨越,条件具备、时机成熟。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宏伟目标,为辽宁加快建设文化强省提供了强大动力。我们必须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紧紧抓住和用好这一重要战略机遇期,按照省第十一次党代会部署,满怀激情,开拓创新,乘势而上,奋力创造辽宁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新局面。
2.加快建设文化强省的指导思想。加快建设文化强省,必须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以科学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为主题,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推动文化繁荣发展,增强辽宁文化软实力,提高全省人民文明素质,为建设富庶文明幸福新辽宁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动力、有力舆论支持和良好文化条件。
3.加快建设文化强省的主要目标。2015年,为建成文化强省打下坚实基础。2020年,基本建成文化强省,走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前列。
———文化引领力显著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深入推进,新时期“辽宁精神”广泛弘扬,全省人民团结奋斗建设富庶文明幸福新辽宁的思想道德基础更加巩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精神文明创建活动、重大先进典型树立宣传等走在全国前列。
———文化创作生产能力显著增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丰富多彩,精品力作不断涌现,形成一批国内外知名文化品牌,各类优秀文化成果获国家级文化奖数量居全国前列。
———群众文化内生动力显著增强。特色文化活动基地遍及城乡,群众文艺创作水准整体提升,文化活动品牌影响持久,全民文化素养大幅度提高。
———公共文化服务能力显著增强。公益性文化事业全面发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人均公共文化服务设施面积超过东部地区平均水平,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有效保障。
———文化产业实力显著增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基本形成,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省生产总值比重超过5%,培育形成一批10亿元级文化骨干企业、百亿元级文化主导行业,建成一批文化强市、强县(市、区)和文化名城。
———文化创新活力显著增强。文化体制改革任务全面完成,文化科技创新体系初步形成,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基本完备,文化贸易和文化消费水平居全国前列。
———文化对外影响力显著增强。文化“走出去”初具规模,建成一批对外文化传播平台,涌现一批外向型文化企业,文化产品和服务进入国际文化市场能力居全国前列。
———文化人才队伍素质显著增强。培养十名文化名家、百名文化领军人物、千名文化拔尖人才、万名基层文化骨干。
4.加快建设文化强省的原则要求。加快建设文化强省,必须立足辽宁省情,围绕振兴发展大局,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坚持务实作风,采取实际措施,确保工作实效,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共同发展,推动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
二、加快建设文化强省的主要任务
(一)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5.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党员干部、教育群众。大力实施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排头兵工程”,增加示范点,扩大覆盖面,推动党员干部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充分发挥省、市、县三级理论宣讲体系作用,组织理论工作者深入城乡基层开展理论宣讲,向人民群众普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编写出版“红色文化书系”,提供通俗理论读物,引导青少年学习了解科学理论。建设网上理论宣传平台,针对网民特点和需求设置论题,宣传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引领网上理论思潮。
6.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实施纲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使广大党员、干部成为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模范,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开展“振兴之路”主题教育活动,引导干部群众从辽宁振兴发展的历史进程和巨大成就中深刻感受和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和信念。开展“红色节日”系列宣传教育,宣传“五一”、“七一”、“十一”等节日的重大意义和深刻内涵,组织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特别是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引导干部群众深刻认识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历史必然性和优越性。实施“解扣子工程”,针对社会热点难点问题,为干部群众解开“思想扣子”,澄清模糊认识,划清是非界限,统一思想认识。多层次、多形式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和形势政策、国情省情、革命传统、改革开放、国防教育,最大限度把全省人民团结和凝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之下。
7.用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鼓舞斗志。开展“辽宁精神”群众性讨论活动,充分发挥我省建国初期抗美援朝精神、“一五”时期创业精神、雷锋精神和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振兴精神等宝贵精神资源优势,总结提炼弘扬新时期“辽宁精神”。以我省承办第十二届全运会为契机,广泛开展“迎全运爱家乡建辽宁”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全面展示辽宁人精神风貌。充分整合利用我省爱国主义教育资源,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建设,用好红色旅游资源,建立一批改革创新教育示范基地,使之成为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育的重要课堂。
8.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深入持久开展学雷锋、学郭明义活动,建立“当代雷锋”基金,建好用好雷锋纪念场馆,积极组织推动以郭明义爱心团队为代表的社会志愿服务活动,建立评选表彰机制,推动学习活动常态化。深入开展道德模范评选表彰、学习宣传活动,力争到2015年新增4名全国道德模范,推出40名省级道德模范,推荐和评选“中国好人”、“辽宁好人”。扎实开展“万名模范进校园”活动,充分发挥先进人物示范引领作用,评选百所思想道德建设强校,有效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力争到2015年,我省再有1个城市进入全国文明城市行列。深入开展城乡共建活动,普及推广农村道德信贷工程,大力推进乡风文明建设。广泛开展“文明优质诚信服务窗口”和“诚信承诺”活动,抓紧建立健全覆盖全省的征信系统,打造“诚信辽宁”。集中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弘扬科学精神。加大民心网建设力度,解决群众实际困难。深入开展反腐倡廉教育,大力加强廉政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