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洁能源拯救两大盆地生态生活
在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的农牧民世代依靠砍伐胡杨、红柳等荒漠植被取暖做饭。由于过度砍伐,南疆一些绿洲边缘的原始胡杨林和灌木几乎荡然无存。
据自治区环保厅2006年调查显示,因燃料短缺,新疆塔里木盆地周边的农牧民每年砍伐胡杨、梭梭等荒漠林木高达597万吨,由此提供的薪柴量仅为40万吨左右,遭到不同程度破坏的胡杨林和梭梭林达1000多万亩。然而,随着沼气、天然气等清洁能源的推广,近年来生活在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的农牧民逐渐放下斧头、停止砍伐荒漠植被,关停燃烧煤炭的锅炉,使两大盆地原有的植被重现生机,当地能看到蓝天的日子也越来越多。
努尔穆罕默德·祖农介绍,为了让广大农牧民用得起沼气,从2011年开始,国家每年对新疆使用沼气的农牧民家庭每户的补助金由从前的1500元提高至2000元,在南疆三地州,这一标准从2500元提高至3000元,有力推动了沼气工程的推广。
目前,中央和自治区累计投入近14亿元资金,用于实施农村沼气建设项目和巩固退耕还林农村能源建设项目,在全疆82个县(市)建成农村户用沼气66万余户,联户沼气与养殖小区沼气工程645个,大中型沼气工程122个。
经过多年建设,新疆农村沼气产业已初步形成农村沼气运行体系,户用沼气整村推进、大型沼气工程全面起步。农村沼气项目年可节约能源83.248万吨标准煤,保护薪炭林186.47万亩,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34.09万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783.24万吨,处理人畜粪便生产沼渣、液肥约1434.5万吨,减排温室气体约596.28万吨。如今,在农牧区,“烟熏火燎、户户冒烟”的用能方式已经非常罕见,曾几近绝迹的胡杨、红柳重新焕发生机,成为绿洲边缘防风固沙的天然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