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公交广告太低俗? 主城区公交将限医疗广告

2012-08-15 10:46:44 来源:云南网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坐公交车最烦的是什么?很多市民选择的答案是公交车载电视上播放的各类“人流”、不孕不育、丰胸整形等医疗广告。今年5月,昆明市人大代表、云南凌云律师事务所主任李春光向有关部门提出建议,希望还大家一个清静、文明的乘车环境。昨天,与昆明市工商局面商后,李春光很满意:“昆明市整治公交车低俗广告要动真格的啦。”

记者从昆明市工商局获悉,昨天早上工作人员上门与李春光面商,“把我们的办理意见给他,他看了后比较满意”。昆明公交集团有关人士也表示,从上月起,公交车上的医疗广告已开始逐步减少。微博上,有不少网友评论、转发了李春光的微博,向他表示感谢。

人大代表建议

高峰时段公交禁播广告

今年3月起,李春光在个人微博上征集市民对公交广告的意见和建议,不少网友反映了医疗广告过于密集。“目前,昆明市公交车上播放的广告主要存在内容低俗和出现频率过高的问题”,5月中旬,李春光向昆明市工商局递交“关于加强公交车广告等低俗广告治理的建议”。

李春光在建议中提到,目前昆明主要公交线路都设置了车载电视,播放内容主要是一些 “人流”、脱毛、丰胸整形等广告。车身外、车内的拉环、车椅背上则是“治痔疮”、男科、妇科医院等广告。他认为,铺天盖地的医疗广告严重降低了昆明的城市文化品位。

在这份建议中,李春光特别提到了一个群体:青少年。他表示,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很容易受外来信息的不良暗示,极易导致青少年对待性行为、对待女性、对待自己的身体采取轻率的态度,甚至影响他们对生命和生命价值的尊重。

为此,李春光向工商、交通、宣传等部门提出了3条建议: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对现有广告进行清理,在上下学和上下班高峰期(早7点至9点,下午4点半至6点半)应当停止播放广告。其他时段应当进行严格审查,经审查合格后方能播放。严格限定广告播放的比例,广告播放时间不应超过节目时间的1/3。组织制作一批展现昆明历史文化和现代新昆明文化的节目进行投放,同时,加大新闻、体育、公益广告、教育节目等健康向上节目的播放力度。

市工商局回复

主城区公交车限医疗广告

昨天下午,李春光在博客中晒出了此次答复的具体内容:他提出的问题,昆明市工商局认为确实存在,并有针对性地走访了部分医疗广告较为集中的媒体和医疗单位,开展行政指导或进行行政告诫。其中引人关注的是《关于开展昆明市户外广告清理整治工作实施方案》:从7月23日至9月25日,以“医疗广告、房地产广告及旅游广告”为整治的重中之重,对于违法医疗广告,特别是涉及“人流”、“增强性功能”、“保证和变相保证治愈各种疑难疾病”等内容的要严格依法要求整改、拆除和查处。

同时,相关部门要求昆明公交集团公司规范公交广告工作,对公交广告媒体进行了全面清理,调整了商业广告和公益广告的比例。要求公交车内视频、车内插片、车内拉手、公交车身、公交站牌及站台候车亭广告上的医疗广告不得超过全部广告的30%;要求主城区公交线路和主城区内主要道路公交车身及站台严禁发布医疗广告;要求媒体经营单位进行拉网式排查,对涉及“丰胸、人流、生殖”等不雅广告进行下画,今后也不得以任何形式发布涉及“人流”的医疗广告。

联合清理整治

专项整治误导青少年广告

此外,工商局来面商的工作人员还向李春光提供了一份由昆明市工商局、市交运局、市城管局联发的《关于对城市公交广告市场进行清理整治的通知》的传真稿,工作人员表示该文件很快就会实施。

李春光在博客里总结了该通知的大意:将按照“合法性、思想性、艺术性、公益性”和“分步实施,逐步撤换”为原则,对涉及不雅、低俗、误导青少年等广告进行清理整治。整治范围为昆明市主城区8家公交企业(昆明公交集团、昆明城市巴士公司、昆明中北公交公司、昆明城乡巴士公司、云南机场运输公司、双誉城乡公交公司、东胤城乡公交公司、呈龙城乡公交公司)发布的户外广告。包括站台、车身、电子显示装置、车内宣传栏、拉手、座椅、车载媒体等位置发布的广告信息。

整治内容为:涉及低俗私密性等不健康不符合社会公德的广告信息;影响误导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广告信息;涉及医院诊疗内容的广告信息;存在虚假欺骗误导消费者的广告信息等。通知还强调,各公交企业对所发现的涉及不雅、低俗、误导青少年等广告信息,必须于8月20日前更换或拆除,逾期将由昆明市工商局、昆明市交运局、昆明市城管局联合整治工作组强制拆除。

▼ 新闻链接

那些曾让我们牙疼的公交广告

梳理昆明公交上让人“牙疼”的广告,有两例不仅让乘客们崩溃,还曾引起过全国网友的围观。

“你给我的爱,让我太澎湃,遭遇意外,知道结果,眼泪掉下来……”2010年春夏,一段由《爱情买卖》改编的云南某医院的人流卡通广告,在昆明公交车的公交电视上频频出现。有网友将其发布到土豆、56等视频网站,引起集体围观。有网友对于该广告视频在公交车上频频出现表示不妥,担心孩子看多了,会带来负面影响。在众多的质疑声中,当年8月,该广告在公交车上销声匿迹。

“长亭外,古道边……”去年,当极左的声调在公交车上“喊”出名曲《送别》时,曾经寄托离愁别绪的歌曲被恶搞得让大家反感,“猫哆哩”广告被网友用“忍无可忍”来形容。厂家迫于舆论压力,该广告从7月起在成都公交车上全部下线,而昆明市民再看到的版本则是怪唱的“送别女郎”的嘴被一个红色的“X”封住了,怪声怪调的唱声已经消失,播放的频率也减少。(罗南疆 实习生 王凤清)

编辑: 宁波 标签:

精彩热图

揭秘美绝密军事基地51区!

揭秘林青霞的蜕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