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曲靖:着力“小支点” 撬动“大工程”
进村入户“抓得实”。因地制宜地利用橱窗、黑板报、LED屏、内部网络、QQ群、会议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的感人事迹,激发群众参与“道德讲堂”的积极性。设计制作道德模范、“身边好人”宣传挂图,在全市广泛张贴。编印宣传折页、道德人物事迹汇编材料,发放包含公德内容的书签、水杯、纸扇、台历,用生动活泼的形式传递道德理念,让“道德讲堂”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强化机制推动 让群众认可
在建章立制上下功夫,强化制度执行力,推动全市“道德讲堂”步入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轨道。
面上“统起来”。出台各类“道德讲堂”建设意见,明确重要意义、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细化主要内容、实施范围、组织步骤,要求市级以上文明单位、文明村(社区)、窗口行业、食品药品企业、百人以上的单位必须建立“道德讲堂”,县(市、区)、市级以上文明小城镇必须建立“道德讲堂”总堂,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依,让道德讲堂从“额外负担”变成“份内之事”,从“软要求”变成“硬任务”。建立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发挥各成员单位优势,形成互相配合、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日常“管起来”。以数量促质量,要求各类“道德讲堂”每年开展集中活动不得少于四次,及时上报主持词、记录表、宣传资料、诵经典内容、受众感悟等资料,在总堂开展的活动必须同时上报视频资料,进行统一归档管理。不定期以实地旁听、群众问卷、查看台帐等方式,组织对 “道德讲堂”调研督查。建立“道德讲堂”通报制度,每季度通报一次全市“道德讲堂”建设情况。把“道德讲堂”作为创建文明单位、文明村镇、文明社区的前置条件,每年评选表彰一批“优秀道德讲堂”、“优秀宣讲员”,对活动不经常、效果不达标的,实施一票否决,激发了内在动力。
典型“活起来”。坚持典型引,注重示范带动,有效发挥典型的辐射和激励作用。经过考核评比,命名师宗县竹基镇淑基村、陆良检察院等一批“示范道德讲堂”。举办全市“道德讲堂”现场观摩会,组织与会人员深入实地观摩,熟悉“道德讲堂”规范流程,做到学有标准、赶有目标。承办全省道德讲堂骨干培训任务,扩大了宣传面与影响力,推动“道德讲堂”建设走在全省前列,成为体现全市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的一个醒目窗口、一张亮丽明片。让各级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美德少年”走进“道德讲堂”,用身边人讲身边事、用身边人讲自己事、用身边事教身边人,引人向善、引人向前、引人向上,如“卧底局长”陈加顺、“陆良八老”、“特别关注乡村医生”陈金正等典型事迹,引起群众强烈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