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曲靖:着力“小支点” 撬动“大工程”
强化心灵互动 让群众参与
百姓的故事最引人,群众的感受最直朴。
把身边的典型挖掘出来。组织力量深入基层一线,蹲到田间地头,视群众为良师,把基层当课堂,广泛倾听民声、吸纳民意,真正搞清楚群众心目中的榜样是什么样,群众期待的标杆该怎么干,把群众认得准、信得过的典型挖掘出来,再深入到群众中进行采写、打磨、提升,让典型在群众中更有说服力、影响力。陆良县马街镇羊街坊小学教师杨晓云、会泽县迤车镇索桥社区党支部书记陈友凤等一大批典型的感人事迹,都是坚持“从群众中来,再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让基层的典型在群众中闪光,使他们成为群众中的“平民明星”。
让群众的语言鲜活起来。致力改变宣传话语方式,解决与群众语言“两张皮”问题。动员文化骨干降下身段、摆正位置,和群众坐到一条板凳上,通过面对面交谈、膝碰膝沟通,让典型事迹更符合群众口味、更具有泥土气息。注重以小见大,在涉及群众菜篮子、米坛子、钱袋子之中寻找与群众生产生活休戚相关的话题,找准与群众良性互动的切入口与共鸣点。坚持不懈做好科学理论大众化、通俗化工作,用群众的话讲群众爱听的事,用大白话、大实话摆群众听得进的理。“全国优秀大学生村官”潘志艳、“全国最美乡村教师-会泽七子”、“全国百名美德少年”赵艳祝等典型事迹,都能在群众中耳熟能详、广为流传。
鼓励广大群众参与进来。“道德讲堂”既是教育课台,更是交流平台,群众有感悟能够直抒胸臆,有意见可以和盘托出,让思想在这里交融,让矛盾在这里化解,做到生动活泼、情趣盎然。“道德讲堂”讲述的人物、故事,既有广为人知的道德楷模,也有许许多多的普通人。台上台下都是熟面孔,话里话外都是身边事,赋予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群众中的强劲生命力。目前全市已有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3人,中国好人7人,省级道德模范13人,市级道德模范75人,他们多数是经过群众推荐、从群众中涌现出来的。
强化创新驱动 让群众支持
常创常新,赋予“道德讲堂”时代内涵,才能让百姓点头、群众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