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质量的沟通,不是轻巧地赞成或反对,也不是语出惊人、一锤定音。为什么支持,反对的理由又是什么,有哪些论据做支撑,可供参考的案例和数据由何而来,是否经得起推敲……这些思考和论证,是有价值的论争不可或缺的部分。
对于一个公民素质尚在培育中的社会而言,两会上的交锋和碰撞,也是一场“辩论课”,示范公民社会所必须的一些素养。的确,民众们还不太擅长表达意见,不太擅长讨论和争辩。很多人都熟悉微博上的“口水战”。比如你说我相信房价能降下来;对方说,降不下来,然后,争议就不是房价降不降的问题,而成了划分敌我,站队贴标签。一个问题一旦定性,就不需要讲理,不需要讨论了。讨论也深入不下去,你都是“汉奸”了,还有什么好说的,谁还听你说?
这种极端化的思维,淹没了公共讨论的理性。所以有人说,微博不是讲理的地方,捎带着,连民意也受伤害。以为民意时常是激愤的,什么事儿一经民众讨论就乱套,以至于诸多信息被当作秘密,因为“单纯公开数据会引起恐慌。”
真的是民众不讲理,还是他们缺少足够的公共生活空间,没有学会理性地辩论?如果社会由一群不会讲理、缺少公民素养的人组成,哪里会有我们期许的民主政治?
就这一点而言,两会是在给公众演示一种民主生活的范式。开会的规则,代表的选举,议程的设置,辩论的方式,表达的技巧……所有这些,都是在给公众做示范。两会的开放度越来越高,代表委员们的会上表现越来越多地被关注,交锋碰撞得如何,发言论争有无意义,是在探讨真问题,还是做伪思考,都会给社会传递一定的信息,进而影响民众的政治观念。(冯雪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