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文首页

英语学习 | 新闻图片 | 漫画 | 彩信 | 短信 | 天气  
 
 
首页 时政 时评 博览 军事 专题 读图 人物 声音 动画  
  Full Coverages>China>发展中的长春>城市概况  
东北振兴中的长春
[ 2005-02-28 14:49 ]

国家启动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要象当年建设沿海经济特区、开发浦东新区那样支持东北,把东北地区打造成为继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环京津经济圈之后的中国内地第四个经济增长极。长春作为东北的中心城市之一,责无旁贷地登上了重振雄风的历史舞台,获得了千载难逢的发展良机,也由此成为近期国内外关注的焦点。

东北老工业基地是新中国工业的摇篮,是建国后国家历时50年不间断连续高投入形成的制造业基地,为我国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做出了历史性的重大贡献。但如今,东北三省经济总量的总和还抵不上一个广东省。2003年广东省GDP为13450亿,而东北三省总和为12954亿;在改革之初的1977、1978年,吉林省还能占广东省的一半,现在仅占1/5;1978年长春市GDP是广州市的61%,而2003年仅占38.6%。吉林省和长春市确实落后了。

东北落后的主要原因,一是不具有地缘上的先发优势。"沿海沿边,物畅其流",已经成为南方许多发达城市乃至世界经济发达地区带有规律性的基本现象和天然优势。而东北地处内陆省份、内陆城市,整个东北只有大连一个出海口,因此这种经济发展优势在东北客观上并不具备。二是改革开放20多年,国家经济发展的重心不在东北,国家政策的杠杆取向也不在东北。概括地说,国家对东北是给予少、索取多。所谓"给予少",是南方发达地区在充分享受国家改革开放的优惠政策时,北方却没有及时得到;所谓"索取多",则是当南方企业带着新的技术没有负担地进入广阔的卖方市场的时候,东北老工业基地依然在做着历史性的贡献,企业在缴纳55%的所得税后,还要缴纳能源交通基金和预算调节基金,企业80%以上的利润被国家拿走,导致东北国企自我发展、自我改造的能力极其微弱。三是体制瓶颈带来发展障碍。东北的国有经济占绝大部分,在国家经济建设之初和战争时期,对于在全国范围内调度资源、体现国家意志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其内在体制的弊端导致政企不分、产权不清、活力不足,严重影响和制约了经济发展,加之十几年矛盾的积累,冗债问题、冗员问题、企业办社会问题,等等,这些因素的叠加,造成了东北的整体落后。

尽管落后,但长春等老工业基地具有迅速振兴的明显优势。一方面,有自己雄厚的基础,长春具备很好的产业基础,拥有为数众多训练有素的产业工人,自然条件便于大城市、大工业的展开,基础设施的承载能力强。东北地区以制造业为主,而在当今世界上发生的恰恰是制造业的转移,在中国,只有东北能够在新一轮转移中迅速地承担起承接二次产业、加工制造业转移的历史责任。另一方面,东北有国家的强力支持。一是国家实实在在地帮助东北解决计划时期的遗留问题。二是国家在帮助东北从老工业基地变成新兴的产业基地。三是国家正在研究用政策支持东北。四是国家为东北三省造了一个势,构筑一个吸引世界目光、吸引资本目光的平台。

从2003年以来,长春就开始对国企改革、社保体系建设等一系列涉及长春未来发展的重大问题进行了研究,对老工业基地改造项目进行了筛选和储备,制定了《长春老工业基地振兴规划纲要》,明确了长春市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总体思路、目标和主要任务,力争到2010年,基本完成长春老工业基地调整和改造的历史性任务,把长春建设成技术先进、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特色鲜明、竞争力强的新型产业基地,使长春成为吉林乃至东北地区全面振兴的重要增长极。

在实施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过程中,长春市自身实际,提出做好国企改革、民营经济、扩大开放、环境建设和统筹发展这"五篇文章"。

一、积极推进国企改革。根据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部署,长春市决定集中时间,集中力量,打一场国有企业改革攻坚战。长春市现有大型企业19户、中型及以下独立核算国有独资企业209户、县(市)区所属国有企业256户。还有为数众多的供销社企业、粮食收购企业以及开发区所属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总计601户。到2005年底,除国家明确保留国有独资的行业外,都要实行混合所有制形式。但当前国企改革面临三大难题:一是巨额的改制成本难以筹措;二是如何在保持社会稳定的前提下实现国企职工身份稳妥转变;三是怎样处理改制与发展的关系。

虽然很难,但市委、市政府有决心攻下这一关。改制成本上,一定千方百计筹措到位,即使财政负债也要得到保障。在稳妥实现职工身份转变上,坚决按照"依法、有序、规范、稳步"的原则,组织国有资本和职工身份"双退出",尽量减少社会波动。在发展的问题上,我们认为企业改制不是"消号",而是要完善国有资本有进有退、合理流动的机制,加快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积极发展非公有制经济,通过扩大开放,拓展发展空间,推动产业结构调整、生产要素整合、技术改造、企业改组。因此,主要是紧紧抓住产权多元化这个根本,研究如何通过产权主体多元化塑造出真正的市场主体。坚持尽可能选择有产业背景、有发展实力的企业来接收国有资产,最大限度地避免国有资产的流失。

二、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党的十五大以来,长春市民营经济快速发展,到2004年底,全市民营经济总户数达到24.8万家,从业人88万人;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4亿元,增长10.5%,实现增加值446亿元,增长20%,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33.3%。应该说,与自己相比确实进步很大,但与发达地区相比,还存在着阶段性差距。首先是数量上的差距。按从事民营经济的人数比例计算,发达地区大约每95人就有一人,而长春市平均480人才有一人。其次是企业实力上的差距。南方许多城市都拥有一批固定资产和年销售额达几十亿、上百亿的大企业,而长春市固定资产超过10亿元的民营企业也不过两三家。所以,长春市下决心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前年长春市出台了58条政策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其中许多条款有很大突破。目的就是想创造一个优质政策环境、服务环境,真正在全市形成发展民营经济、支持民营经济、保护民营经济的良好氛围,给民营经济经实实在在的支持。

三、努力扩大对外开放。开放是解决长春所有问题的钥匙。不开放就没有增量资金的进入,就没有先进理念和先进管理方式的进入,就没有广阔的市场空间。回首长春20多年的对外开放历程,投资最多的国家是德国,是长春发达的汽车产业把他们吸引进来。兴办企业数量最多的地区是港澳台,其中尤以香港为最。与周边联系最密切的国家是日本、韩国。长春在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大背景中,对国际发达国家和国内发达地区在参与国企改革、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城市建设和开拓消费市场等四个方面,蕴含着极为丰富的合作商机。去年上半年3-5月份间,长春市相继组团赴美国、德国、加拿大、日本、韩国、新加坡、香港等国家和地区,进行招商宣传和项目推介,到访国家和港澳商界对长春的关注和回应程度,都超乎人们的预料。几个月来,可以说,这半年境外来访人数之多、规格之高、来访密度之大、合作意向之强,都是空前的。关键是如何把握契机,紧紧抓住国内外生产要素重组、产业转移和中央实施振兴老工业基地战略的机遇,结合招商引资的规律,全力加强对外开放。

四、创造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在世界银行组织对2003年全球投资环境的评价中,把长春市评为中国内地投资环境最好的城市之一,从长春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地理条件上看,取得这样的成效是来之不易的,这一评价是对长春市整体投资环境的充分肯定。严格审视长春市的发展环境,特别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下,在老工业基地振兴的艰巨任务面前,应该说还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其中,收费体制改革进展缓慢、收费行为不够规范、企业经营成本偏高、公众费用负担较重等问题,仍是直接影响长春发展环境的主要问题。

针对上述问题,长春市将进一步加大力度,继续推进软环境建设工作。一是深化行政制度改革,提高行政效率和服务质量。以国家实施《行政许可法》为契机,围绕政府机关运行规律,不断探索提高行政效率的新途径。最大限度地减少办事程序和工作环节,提高行政效能。二是全面减轻企业负担,规范、整治收费行为,努力打造东北一流的投资环境,营造"政策洼地"、"服务高地"。大的目标就是长春市的收费综合水平在东北四市最低。三是搞好服务。不断修订、补充、完善服务项目和措施,最大限度地方便市民、方便企业、方便社会。进一步完善政务中心服务功能,实行首办窗口负责制,努力实现窗口完全事权。四是健全监督机制,全面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严格落实责任追究制。发挥软环境投诉中心作用,做到有诉必查、有错必纠、查实必处。长春决心从软环境建设入手,把长春打造成为最适合企业发展、最适合人才建业、最适宜人们居住的新型城市。

五、振兴县域经济,调整城市产业和生产力布局,统筹城乡发展。按照中央提出的"五个统筹"要求,深入实施县域突破战略,把县域突破纳入振兴老工业基地总体部署中来,加速壮大县域经济实力。调整城市发展布局,是长春市加快推进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进程,率先在吉林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重要举措。一是规划建设100平方公里的环"一汽"汽车产业园区,大力发展汽车贸易与物流。二是进一步扩大净月开发区生态空间。将南关区的两个镇划归净月开发区保护起来。三是对南关区重新进行功能定位。原则上退出向南的工业竞争序列,完成一产的历史使命,搞好城区建设与管理,大力发展第三产业,进行都市工业的探索。四是拓展经济开发区发展空间。将二道、宽城区的部分镇、村划归长春经济开发区代管,优先启动绕城高速公路内侧和兴隆分团的开发建设,实施经济开发区北上战略。五是启动铁北工业区改造。强化城市供应区功能,大力发展物流业,构建长春市北部和东部两大物流园区。另外,将同步完成棚户区改造、基础设施建设、公共设施完善、绿地大幅度增加等任务,把北部老工业区改造成为新型工业化示范区、现代化物流区、生态型居住区。六是超前谋划环城经济布局。初步设想,城市与城郊未来发展大体呈X形布局,即东南--西北方向主要为绿化生态带,西南--东北方向主要为工业发展带。这样调整之后,长春未来发展会更好。

长春市简介

长春市位于中国东北平原的腹地,是吉林省的省会,幅员面积20571平方公里,市区面积3911平方公里,是吉林省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现辖四县(市)六区,人口总计为712.5万,占吉林省总人数的26.4%。地形以平高的台地平原为主。气候介于东部山地湿润与西部平原半干旱区之间的过渡带,属大陆性湿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5.2℃。一年四季分明,舒适宜人,夏季绿树成荫,气候凉爽,冬季银装素裹,天地一色。

长春是一座历史悠久而年轻的城市,1800年清朝在此设置"长春厅",长春的名字从此延续下来。建国后,长春成为中国重工业的重要基地之一。新中国的第一台卡车、第一辆轿车、第一部电影都出产于长春。80年代以来,长春市经过不断的发展建设,逐渐形成自己的独特优势。被国内外朋友誉为"汽车城"、"森林城"、"电影城"和"科技文化城"。

长春是一座现代化的工业城市。有以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为主体、门类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其中,著名的一汽集团是中国规模最大、品种最全的现代化汽车科研生产基地,产品主要有轿车和中型载重卡车。长春客车厂是中国国内较大的铁路客车、地铁客车科研生产和出口基地,目前在中国运行的3.5万辆铁路客车中有近60%是长春客车厂生产的。

长春还是中国著名的 "粮仓"。地处世界著名的黄金玉米带,盛产玉米、大豆、水稻、高粱,依托丰富的粮食资源,以农业产业化经营为主线,大成玉米公司、清真皓月公司、吉林德大公司等一批农业产业化大项目不断成长壮大,产业化建设已初具规模。其中,德大公司肉鸡屠宰能力已达1亿只;清真皓月公司肉牛屠宰加工能力达到20万头;大成公司是亚洲最大的玉米深加工企业,年玉米加工能力达到180万吨。

长春又是中国著名的科技文化城。现有高等院校27所,吉林大学占地57平方公里,在校全日制学生4.5万人,是目前中国办学规模最大、学科门类齐全的高等学府之一。长春市现有科研院所102个,国家级实验室29个,博士后流动站25个,各类专业人才57.5万人。长春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上有着一定的比较优势,尤其是在光学电子、精密仪器、激光技术、高分子材料、生物工程和汽车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居国内领先地位。

长春还是中国首批优秀旅游城市之一。距市区9公里,面积126.5平方公里的"净月潭森林公园",拥有亚洲最大的人工森林。长春也拥有很多著名的人文景观,有农安辽代古塔,许多日伪时期的遗迹等。长春市冬季冰雪旅游在国内外久负盛名,不但可以滑雪、溜冰还可以参加雪地汽车拉力赛。在长春有一座世界雕塑公园,目前,陈列了109个国家的315件雕塑精品,是世界上最大的露天雕塑作品展览馆。

长春的主导产业。长春是一座正在高速发展的城市,依托现有高等院校27所,科研院所102个,国家级实验室29个,博士后流动站25个,各类专业人才57.5万人的雄厚科技、人才优势,着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并在中国有一定的比较优势,尤其是在光学电子、精密仪器、激光技术、高分子材料、生物工程和汽车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居国内领先地位。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光电子产业、农业产业、生物医药产业是长春的四大主导产业,各项产业的发展之中都蕴藏着无限的商机。

汽车产业是长春市的支柱产业之一。由于中国第一汽车制造厂就坐落在这里,所以汽车产业发展有着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近年来,随着中国汽车市场的不断扩大,长春的汽车产业也一直保持着较高的增长速度,销量在全国始终保持着行业第一的水平。目前,长春本地汽车产量为64.2万辆,销售收入达953亿元。汽车产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68户,基本形成以"一汽"、"一汽大众"为核心,以生产中、高档轿车、中重型卡车和改装车为主导产品的企业群体。这一企业群体,使长春市成为目前中国生产车型最全,规模最大的汽车生产基地。

长春是中国重要的粮食产地之一,农业的生产总值达400亿元。全市依托丰富的农产品资源,以"发展十条龙,建设食品城"为目标,构筑起较大规模的龙头企业群体,共建成规模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20户,其中超10亿元企业4户。初步形成了覆盖全市的肉鸡、肉牛、生猪、肉鹅、鹿业、乳制品、玉米、大豆、水稻、蔬菜等十大龙型产业。农畜产品工业已成为仅次于汽车工业的第二支柱产业。

光电信息产业近来发展迅速,全市光电信息企业总数达280家,在光电显示系列、激光器及激光加工系列、光电医疗系列、光电子器件系列等几十个优势领域,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广泛应用前景的研究技术和创新成果。光电领域的发展长春有自身的优势,一是研发优势,在长春与光电信息有关的全国著名科研机构有中国科学院长春光机与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应用化学研究所等,中国唯一以光电子为主要学科的综全性大学- -长春理工大学也坐落在长春市。在发光学、现代应用光学等领域形成了从基础研究、工程技术研究到产业化完整的创新体系。二是人才优势,长春现有各类中高级光电信息技术人才4000多人,有17000多人的产业工人队伍,形成了从博士、硕士到产业工人梯次的人才培养能力。三是产业优势,多年来长春在光电信息技术领域创造了数十项第一,是中国唯一能生产液晶显示器的城市,光电编码器占国内市场的60%,在发光显示技术、指纹识别技术等方面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其中,长春生产的指纹锁获国际消费类电子协会颁发的"2004年度最佳创新大奖",这是世界消费类电子产品的最高奖。

生物与医药产业是长春新崛起的优势产业,长春现有医药企业228家,其中制药生产企业91家,全市注册医药品种3206个,其中生物药品种120个。长春依托长白山药用资源丰富的优势,利用强大的生物科研力量逐步成为中国生物技术及生物产业四大"聚集地"之一。

长春现有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两个,省级开发区11个,入区企业近万家,其中高新开发区在中国高新区指标评价中居经济发展前3位。

新闻自写短信 (0.2元/条)
  短信内容
中文最多55个字,英文125个字符。 还可输入
 
  对方手机 [最多2个] (半角逗号分隔)  
  手    机   密    码      
       
 
版权保护:本网站登载的中国日报网站环球资讯内容,版权属中国日报网站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凡需订阅中国日报网站中文环球资讯的用户及有意在该网站刊登广告的客户请与我们联系。
电话:010-64941107 传真:010-64934756 报社总机:010-649244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