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天一:利润其实是副产品
张天一是北京大学毕业的90后硕士生,他没有像其他多数同学一样去当白领,而是在北京中央商务区一家高大上的写字楼安顿了下来,成了一家米粉店的老板。
2015年4月14日,在北京CBD商务区的分店中,张天一穿着一件黑色T恤,上面写着“霸蛮”二字,这是中国湖南省的方言,意思是“认死理、吃得苦”。
去年四月,在张天一毕业前两个月,他开了第一家伏牛堂,专卖老家湖南的地方特色小吃——米粉。如今,第四家分店已经在北京开业了。
张天一很有创意地运用互联网招揽生意,从大量活跃的网粉身上赚钱。“我的想法是搭建一个可以把人们连接在一起的平台,”张天一说话时,上身向前倾,神情严肃地注视着记者的眼睛。
作为在互联网时代成长起来的一员,他利用网络资源实现了他的目标,在开始创业前,张天一和父母就通过中国最大众化的社交媒体,如即时聊天平台QQ、新浪微博与微信,利用个人账号推销产品与他们的品牌。饭店运营了三个月,三个社交平台便有了将近一万人的粉丝群体。
慕名前来伏牛堂的越来越多,有他的铁粉,还有满怀好奇的人,这个仅仅30平方米的小饭店不足以容纳如此多的人,这家店位于一座写字楼地下一楼长廊的犄角旮旯里。“几乎一半的顾客是网络用户,”张天一说。
“我创业的起点就是卖米粉,最终目标是打造自己的品牌。顾客买了第一碗米粉后,就与我们建立了联系,”张天一说话时,食指敲着桌子的一角,以强调他说话的重点。
在经营伏牛堂的过程中,张天一还创立了“霸蛮社”,会员是饭店职员与顾客,这些人主要是在北京工作的85后湖南人。“霸蛮”是湖南方言,意思是“认死理”与“吃得苦”。
他们年龄相仿,又都来自湖南,经过交流沟通,这个社群变得越来越强大活跃了,即使如今会员增加到10万人(这个数字是一年前的10倍),它也是几乎每个周末都举行活动。“将顾客与品牌连接起来,就是互联网时代的优势,”张天一说,这时他已改变了坐姿,双腿跨在椅子上,两只手臂交叉,摆出一副掌控一切的姿态,就像他掌控伏牛堂那样,“伏牛堂的王牌就是这个10万人的社群。”
张天一表示,伏牛堂的一半职工来自“霸蛮社”,管理伏牛堂微信公众平台的志愿者以及伏牛堂品牌设计的志愿者也都来自霸蛮社。
今年三月,他通过社交媒体募集资金去参加业务培训课程,在38小时内就收到了846笔款项,共计51.6万元,其中大部分来自他的“铁粉”。
张天一给伏牛堂加了一个独特的标签——受共同价值观与理想驱动的民间组织。“任何一个认可我价值的人,都能在我引领的制度下实现人生价值,并积极去推广它。只不过,按照我的理念,卖米粉有钱可赚,但利润其实是一种副产品。”(记者:伍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