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腊“脱欧”也许是最好的自救
拖垮一个国家的到底是什么?“连续降级+紧缩性惩罚+资本抽离”,这在那些根本没有外部融资能力又没有竞争力的国家身上尤其有效。
希腊“退出”欧元区正进入倒计时。希腊选民将选票投给了反对财政紧缩的党派,直接导致此次支持财政紧缩以及国际援助的党派组阁失败。
八国集团(G8)领导人表示,希望希腊留在欧元区,但没有提及最关键问题:要让希腊留下来,谁来买单?
希腊政府为何不买欧盟的账?除了希望转移目标,推卸责任,并争取更大的利益外,更重要的是欧盟新拯救方案根本没有改善希腊的偿付能力,阻止不了希腊国家破产的厄运,与其这样,不如一搏。
希腊退出欧元区的确代价不菲。摩根大通分析报告称,如果希腊离开欧元区,会马上产生约4000亿欧元的损失。不仅如此,一旦希腊退出欧元区,最直接受到影响的就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欧盟手中持有的2400亿欧元希腊国债,德国央行的“泛欧自动实时全额快速结算”支付系统中对希腊的1300亿欧元敞口(指在金融活动中存在金融风险的部位以及受金融风险影响的程度),以及欧元区银行约为250亿欧元的潜在损失。
但“留下来”的代价又何尝不高昂?在政治持续动荡的情况下,希腊政府和“三驾马车”(欧盟、IMF和欧洲央行)之间正陷入僵局,恐慌性情绪导致资本和存款外流加剧。一旦希腊新政府不能达成对“三驾马车”的紧缩承诺而选择违约或破产,那么希腊留在欧元区还有什么意义?
对于欧元区来说,留一个破产和违约的希腊,无疑将导致欧元区品质更加下降,导致欧元区诸国国债收益率上升,债务风险上升。而对于希腊来说,受制于强势欧元的压制,经济丧失活力,看不到经济增长的希望,退出是必然的。
更重要的是,希腊危机暴露的正是欧元区自身的致命性弱点:欧元区内部长期存在的严重失衡――外围国家经常项目赤字与核心国经常项目盈余,即大量储蓄从核心国转移到外围国,造成外围国家借债过度,形成债务积累。
希腊等国劳动力成本较低且缺乏金融资本,自然成为资本的净流入国(即债务国),严重依靠资本借贷支撑,透支消费,政府财政债务化,经常账户几乎均为逆差,且在1998年至2008间出现急剧恶化:葡萄牙经常项目赤字扩大超过5个百分点,至12.1%;西班牙经常项目赤字扩大8.3个百分点,至9.5%;希腊经常项目赤字更是扩大11.6个百分点,达到14.4%的创纪录水平,丧失了经常账户融资的能力,主导产业也出现“空心化”倾向。
旷日持久的经济衰退,加之持续飙升的借贷成本,使得像希腊这样的重债国要达成欧盟统一设定的财政和改革目标越发困难,然而欧洲政治家和银行家的决策就是尽可能拖延。
在财政紧缩这条路走不通的时候,现在法国新任总统奥朗德告诉欧洲,还有第三条路可走,即放松财政紧缩条款以恢复希腊等国的经济活力。但这条折中的路很可能会更快夭折,因为恢复希腊经济动力所需要的资金不是简单的放松紧缩条款所能做到的,在欧洲经济普遍吃紧的情况下,让其他国家的纳税人慷慨地向希腊输血也是不可能的。
最后,等待希腊的选择也许就有两条路,要么继续将僵局持续下去,要么选择债务违约,甚至退出欧元区,而后者,某种意义上也许是最好的自救方式。
对于希腊来说,受制于强势欧元的压制,经济丧失活力,看不到经济增长的希望,退出是必然的。
- 环球 E-weekly
- 特稿 world 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