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尚>尚品>汽车
车市火爆 加价提车“潜规则”愈演愈烈
2009-11-10 14:33

我来说两句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车市火爆 加价提车“潜规则”愈演愈烈

TAKEFOTO/供图

中国日报网环球时尚消息:如果不接受加价两万,汪先生就要在先交完1万元定金并等待7个月后,才能提到自己看中的一款车。不在店里订购汽车的同时做1.5万元的汽车装饰,小彭就会被销售员告知“我们也不能保证您几个月后才能见到车”……

上周,本报记者先后采访十多家4S店,发现近来热卖的都市SUV的加价“潜规则”和等车时间之长,大有愈演愈烈之势。

现象

交车时期一拖再拖 想索赔门儿都没有

今年6月下旬,在朝阳区一家4S店交了1万元定金的汪先生,购车协议也签了两份了,但至今也没有见到自己看上的那款车。“第二份协议写的是我要等到明年1月了。”也就是说,要整整等待7个月后,汪先生才有希望提到爱车,原因很简单,汪先生不愿意多交两万元的加价费。

谈起买车这件本该高兴的事儿,汪先生却是一肚子牢骚:“我不准备加那两万块钱,所以就要经受漫长而无望的等待。”

第一份购买协议承诺说是10月可以交车,等到11月初了却毫无车影,汪先生去店里理论,销售经理一句“不是不给您,确实厂家产能不足,没车”,让汪先生只能无奈接受。

汪先生说,仔细看购车协议,里边儿的条款对消费者完全没有保障,全是替卖方说话的。“不按期交车卖方也不必赔偿,我不等了,要求取消订单,预定金也可以不还给我。更可气的是,换签了第二份购车协议后,我又被告知必须等到明年1月,又要多等4个月,而且这个时间也没有‘绝对保证’。而且,我还必须在店里上全险,交牌照费。销售经理为了稍微‘安慰’我一下,只答应为要等待7个月车的我赠送一个前保险杠和左右侧保险杠。”

记者仔细看了一下协议书,确实发现一些让消费者怎么也“赢不了”的一边儿倒条款。如协议中规定,经销商按照有关规定收取订单人的预定金后,因订单人要求变更或取消订单时,经销商不予接受,预定金不予退还;由经销商填写预定交车日起,如因非经销商方或订单人方原因造成不能完全履行订购合同内容时,经销商对订单人方不负有赔偿责任。

为什么要忍气吞声接受不公平待遇?汪先生也很无奈:“谁让我喜欢上这款车,又不愿意多掏钱呢。”

冯先生最近也看上了一款汽车。上周他来到京北一家4S店,销售员同样告诉他,加现金两万或做相当价格的汽车装饰,就可以不用等待很快提到车。“因为产能不足,我们店和厂家关系好,才能多拿到几台车,有的店加钱都没车。”见冯先生是诚心看车,又似乎对“加价”的规矩有接受之意,销售员大方地带他来到存车处看车,并表示这些车都可“优先”提供给“妥协”的消费者。

让冯先生疑惑的是,当他要求看看需要加装的号称价值两万元的汽车装饰内容单时,销售员拿来了一份遮遮掩掩的复印件,上边儿有一项项装饰名称,旁边的单项价格却被遮盖起来。

记者在京东一家4S店了解到,这里的“规矩”是加价2.5万元现金,或者加两万元现金和5000元店内汽车装饰,否则就要等到明年3月才有望提车。而且,就算加价买,也只是部分款型可以马上提车,颜色也不全。销售员说,“加价那部分钱是不开入车款发票的,但可以开成装饰费的发票。”

“产能不足”是借口

只要加价就提车 不花万元装饰费啥时提车难保证

记者以消费者身份随机拨通了4家本市的4S店,询问CR-V(图库 论坛)的价格。一家朝阳区4S店的销售人员刚开始给出的报价与网上查询到的官方报价相符,记者问可否给予一定的优惠时,销售人员斩钉截铁地回答:“没有优惠,哪家店都没有。”而且,消费者除了要在店里上车险、交牌照费用以外,还要做1.5万元的装饰。

“这一万五是您必须花的,只有在我们这里进行内外装饰才能很快提到车,不然我们不能保证您能在几个月后提到。”销售人员解释说:“我们库存非常少,一般就一到两辆,基本每天都在卖出,时不时还会出现断档,您要买还要抓紧时间。”

其他3家4S店的销售员也表示,不在本店加装1万元至1.5万元不等的装饰,几个月内能否拿到车“不能保证”。

在一家4S店的展厅,一辆黑色的CR-V上挂着“已售出”的牌子。记者跟随销售员看了一下仓库,确实车源不多,黑色和白色各仅有一辆现车。与记者一同进入该店的还有两位顾客,在被告知需要加交1.2万元装饰费时,都面露难色。“这一万二的装饰随便您挑,挡板、行李架之类,只要凑够一万二就可以。您要是不想花这钱,提车时间我就不能保证了,最少也得半年。”销售员滔滔不绝地说着。当一位顾客问“能不能少要点”时,销售员说,“您交6000块现金也可以,不能再少了。”

解析

确有产能不足原因 车市火厂家没准备

“产能不足的原因是有的,今年始终都是这样,缺货在今年早已是不再新鲜的事实。CR-V加价历史就更长了,今年是部分车型紧、部分车型不紧;RAV4(图库 论坛)是‘时紧时不紧’,所以加价不明显;汉兰达(图库 论坛)的‘紧’则是愈演愈烈,加价2万到3万元很正常。”亚运村汽车交易市场的副总经理颜景辉告诉记者,“问题是,紧张的车源也被优先提供给了愿意加价的买者,导致希望以正常价格购车的消费者总是一等再等,这种等待十分无望。”

一位曾经在4S店工作过的销售经理也向记者透露,厂家一般是根据各4S店的销售量分配供给车辆的,平时卖得好的店自然被分配的车源多些,所以出现有的店加价就有车、有的店加价也没车的情况。“每年的销售计划都要至少提前半年制定,今年车卖得火让很多本对市场呈悲观态度的厂家措手不及,想临时扩大和调整生产计划已来不及,汉兰达是新车型,更是产能不足。”

厂家控制“投放节奏” 目的是“高利少销”

“不仅是产能不足,还有故意‘高利少销’。”车评专家孟京涛一针见血地表示:“今年销售得太好,没到年底已基本完成销售任务,压力不重,自然可以不紧不慢地卖车了,厂家在这样的有利形势下,可以更自信地推出‘饥饿营销法’。”

他还表示,其实有些加价车的性价比一般,像RAV4在国外不是一款很新的车型,没有传闻的含金量那么高。“购车跟风现象还是太严重,很容易被迷惑。对车一知半解还瞎跟风的人,那还不等着挨宰。”

颜景辉也明确表示,CR-V、汉兰达等车型一出生就采取了“饥饿营销法“,厂家有意在控制车辆投放市场的节奏,以达到最大的利益收获。“厂家这样做也存在一定风险,我国汽车消费者的品牌忠诚度没有那么高,老‘饿着’消费者可能会流失一部分客户。比如亚市本月斯巴鲁森林人卖得很好,不少就是等不到原来看中的车型转而购买森林人(图库 论坛)的。加价的‘春天’是否会一直下去,我看未必。”

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政府监管很困难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某些商家的这种加价行为其实是属于强制搭售行为。另外,明码标一个价,最后收费的时候又是一个价格,这种‘价外价’也是不允许的,违反价格法关于明码标识价格规定的。”北京市汇佳律师事务所主任、中消协专家志愿者邱宝昌律师表示。

当消费者遇到强制消费或者“价外价”情况时,可以向价格监管部门、消费者权益保护部门投诉并要求相关部门进行处理。但邱律师也表示,对于加价车,大多数消费者采取了“默许”的态度,所谓“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这让相关部门监管起来十分困难。商家并没有强硬表示不多加钱就不卖车,仅是用时间来给顾客提车“设阻”,这个擦边儿球也给监管带来麻烦。”

实习编辑:楠楠 来源:京报网-北京晚报


热点TAG


更多新闻
新闻热搜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552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网站地图                  
国际 要闻 深度 亚太 北美 中东 拉美 中外关系 国际组织 海外看中国
评论 本网视点 国际时评 中国观察 财经评论 网友热议 影视书评 声音 漫画 外交讲坛
财经 国际财经 中国经济 分析评论 股市基金 房产动态 经济数据 消费旅游 理财保险 资讯抢鲜报
博览 奇闻奇观 科学探索 历史揭秘 劲爆丑闻 名人轶事 精彩热图 幽默 本周推荐  
音画 环球瞭望 社会百态 娱乐时尚 图吧博客 论坛精选 军事天地 时事热点 图片专题  
军事 军事广角 即时消息 装备图集 中国国防 国际防务 军事评论 专栏    
  台海风情 台海热点 台湾旅游 台海局势 走进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