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环球在线首页
中文 | ENGLISH
 
 
 
 
 
从民生热词内涵深化看政府执政理念之变
2008-03-06 10:24

中国日报网环球在线消息:住房、收入、就业、社会保障、教育、医疗,哪一样都与老百姓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翻开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这些民生热词内涵的不断深化折射了政府执政理念之变。

住房

2004年和2005年,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三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帮助特殊困难群众解决住房等实际困难。2006年,“重点发展普通商品房和经济适用房”,“建立健全廉租房制度和住房租赁制度”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2007年,政府工作报告进一步提出“政府要特别关心和帮助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加大财税等政策支持,建立健全廉租房制度。改进和规范经济适用房制度。”同时提出“抑制房地产价格过快上涨,保持合理的价格水平”。

2008年,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抓紧建立住房保障体系”,明确表示“重点发展面向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并提出3项原则和4项措施。

全国政协委员严琦说,住有所居,是老百姓最为关心的事情。针对房价快速上涨,一些老百姓买不起房的困难,这几年政府连续出台了调控政策,遏制房价上涨;同时针对不同的人群结构,正在逐步建设起“低收入家庭:廉租房+经济适用房;中等收入家庭:限价房+经济租用房;高收入家庭:市场”的住房结构体系,这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

收入

200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努力增加城乡居民收入”。2005年,进一步提出“继续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特别是中低收入者收入”。

此后,增加中低收入者收入的内容每年都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从2005年到2007年,“最低工资制度”“最低小时工资标准”“减轻中低收入者的税负”“建立并完善防止工资拖欠的法规和机制”“建立健全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机制”也先后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

2008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长期关注收入分配话题的全国人大代表、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宗庆后说,对比这5年来,从“收入”问题到“工资”问题,从“城乡居民”到“中低收入者”,政府工作报告对百姓收入的话题讲得越来越细,可以说是涵盖了每一户家庭、每个人、每一笔收入来源,而且相关的政策越来越新,也越来越健全。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