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牌榜> 优秀党员风采录> 名人墙

《中国青年企业家》专访许晓曦

2012-09-28 15:59:11 来源:中国青年企业家联合会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中国青年企业家》专访许晓曦

人物介绍:

许晓曦,经济学博士、高级经济师。厦门国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裁、中国青年企业家协会副会长、中国——东盟青年企业家协会副会长、厦门青年企业家协会荣誉会长、厦门青少年博爱促进会理事长、厦门大学EMBA联合会会长。曾获得“全国外经贸系统劳动模范”、“福建省五四青年奖章”、“福建省十大杰出青年企业家”、“厦门市劳动模范”、 “厦门市拔尖人才”等称号。

一、经营之道:

记者:许总,您好!“厦门国贸”曾多次进入中国500强企业和中国上市公司100强排行榜,作为上市公司CEO,您能够与我们分享企业成功的心得吗?

许晓曦:“发展是硬道理”,厦门国贸成立三十年来的成长经历表明,公司任何时候都必须把握好这一主线。“坚定、恒信、成长”的核心价值观,是企业获得成功的重要保证。刚刚过去的2010年,是厦门国贸三十而立之年。对于中国企业来说,三十年不算短,但却仅仅是个开始,正如厦门国贸三十周年的口号——“三十立,百年路”,风风雨雨的这三十年,已为国贸打造百年基业奠定了良好基础。为了实现“成为中国服务业内领先的、令人尊敬的绩优上市公司”这一愿景,2011年初,国贸已制定了新一轮的战略发展规划,确定了“双引擎、双驱动,打造围绕主业的产业群支撑体系”的战略定位,力争把企业打造为领先的“流通整合服务商”和初具规模的“城市精品地产商”。为此,在公司新一轮战略规划的指导下,国贸的组织架构、业务结构和管控结构正同时进行优化和调整,使之与战略实施相匹配,实现公司能力的再提升。三十年来,国贸的业务已遍及海内外。近年来,我们加快了在国内和国际重要城市的战略布局,除香港、上海、北京之外,相继在广州、天津、成都、南昌、武汉、合肥、杭州、沈阳等地设立区域平台公司或项目公司,近期又在台湾、印尼等设立办事处,在美国成立子公司。集团公司通过上市后的证券市场三次再融资,资产规模与经营实力正不断提升与扩张。

二、成长之路:

记者:作为一名青年企业家,您29岁担任厦门国贸集团副总裁,36岁出任集团总裁,在同龄人中,这样的成长速度可谓相当之快,能否和我们谈谈您的成长之路?

许晓曦:1991年,我大学一毕业,就加入厦门国贸工作,从基层业务员做起,一步一个脚印走过公司的每一个台阶,伴随着企业的风风雨雨而不断成长,至今刚好整整20年。历经企业的多个发展阶段,得以提升与进步,这离不开国贸几代人的努力,离不开团队的集体智慧,更离不开积淀这么多年的“激扬无限、行稳致高”的企业文化。

记者:您从国际贸易专业本科毕业到国贸之后,又分别攻读了经济学硕士、管理学硕士和经济学博士三个学位,能否谈谈学习对您的意义?

许晓曦:长期以来,我一直以成为一名优秀称职的职业经理人为发展目标,要达到职业经理人所应有的境界,除了“诚信、勤勉”之外,必须有宽广的视野和良好的学习能力,不断充实自己,“自强不息、止于至善”。同样,我也非常重视公司培训体系的构建,国贸许多中高层干部参加了EMBA学习,公司每年也都会为员工安排各类培训,使员工与企业一同成长,共享企业发展的成果。

三、最有意义的事:

记者:您认为,您干过最有意义的事情是什么?

许晓曦:厦门国贸的使命是“持续创造新价值”,不仅要为股东、员工、客户创造新价值,还包括了要为社会持续创造新价值,自觉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爱与梦飞翔”活动,是厦门国贸坚持常年服务社会、关爱儿童的社会公益活动总称。早在公司成立初期,为实现孩子们的音乐梦想,公司就为青少年宫捐建“国贸音乐学校”,30年来为其捐款不断。也是在公司成立初期,为了使贫困乡村的孩子能读上书,公司在对口扶贫的村子里捐款修建了“爱心路”。2005年,公司有数百名员工与603名贫困中、小学生结成助学对子,由公司员工帮助这些孩子们完成中、小学义务教育课程。从此,公司每年都组织公司员工和社会志愿者送教下乡、科技助学等活动,不断扩大和充实“爱与梦飞翔”活动的内容。2008年,四川汶川发生特大地震灾难时,公司在第一时间发起“爱心动力圈512灾后心灵救助行动”,依托专业机构深入灾区学校开展心理疏导工作,并主动为对口援建的四川彭州灾区4所中小学捐赠了课桌椅,保障灾后学校顺利重建。2010年11月2日,“爱与梦飞翔――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行动”被列入团中央、中国志愿者协会“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行动”推荐会上重点推荐的五大项目之一。国贸与农民工子女较集中的学校建立结对关系,捐资开展“励志巡讲”进校园、感受社会大发展、爱心助学、素质拓展训练、建立“爱与梦飞翔――农民工子女信箱”、录制“爱与梦飞翔”主题歌MV等一系列活动,为农民工子女提供有效帮助。这些事情虽然不能涵盖厦门国贸这几年所做的所有公益事业,但我觉得,能将公益事业常态化,是相当有意义的,这就意味着一家企业能将履行社会责任作为一项日常工作来推动。

四、危机中的管理:后危机时代的企业应对策略

记者:国际金融危机之后,世界经济正在逐步走出泥沼,但造成危机的根源仍未完全消除,世界经济仍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您如何看待当前的国际竞争与企业转型应对策略?

许晓曦:后危机时代,中国面临的国际环境更为复杂,比如:外需不振成为一个中长期问题、贸易保护主义日益抬头、国际产业发展方向发生转变、人民币汇率逐步市场化等。此外,在后危机时代新的贸易形势和经济格局下,我国大宗商品定价话语权的缺失、国际规则制定角色的缺位等诸多因素仍将困扰中国流通行业的发展。党的十七大提出了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十二五”规划也始终强调了经济转型的必要性。我认为,关于转型问题,可以从以下两个层面来考虑:

第一是政府层面的职能转型:2011年是中国“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在未来五年时间里,政府应在企业发展规划中起到非常重要的引导作用。比如,完善现有各种法律、法规、条例,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商法”体系,为中小型企业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解决不公平的、扭曲的价格定价机制;通过政策鼓励新兴产业发展,引导企业资金的投入流向;政策的出台和调整应保持相对稳定,慎重出台调控政策,使政策更具稳定性和可预期性;各级政府应强化公共服务职能,加快地方企业服务体制建设,发展中介机构和行业协会服务组织,强化信息服务、趋势分析及预测功能,发挥行业预警机制的作用等。

第二是企业层面的转型:

1、产业结构的转型

严重依赖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企业无法持续发展,粗放式发展模式势必加重我国资源消耗。企业必须进行自主创新,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发展低耗能、低排放的第三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工业带动和数量扩张带动,向第三产业协同带动、技术密集型带动转变。2011年,政府在保证投资规模稳定增长的同时,将着力加大对自主创新型、低碳环保型及战略型新兴产业的投资力度,并且对传统投资热点如房地产等行业继续加强调控,同时也通过政策鼓励,开启了从政府投资向民间投资转变的闸门。从这方面考虑,企业的投资方式则可更加灵活多变,顺应国家政策的导向,更多地考虑从新产品研发、节能减排、信息化改造等方面入手,优化投资结构,避免投向单一、风险集中等问题。

2、经营管理模式的转型

(1) 跟踪市场形势变化,规避风险

企业在拓展过程中,应密切关注市场新动向,严控客户资信风险和市场风险,及时了解市场需求并关注市场价格变化。商品价格和汇率波动常常给企业带来经营的不确定性,企业应合理使用期货市场套期保值工具,规避大宗商品的价格波动风险,利用远期合约及NDF等金融衍生工具规避汇率波动风险。

(2) 整合供应链服务

企业生存的根本在于为客户持续创造价值,因此,流通服务型企业必须了解客户的需求,整合供应链“一站式”服务,提供战略、管理、研发、采购、生产、物流配送、销售、售后等供应链的整合与提升服务,从原来的局限、割裂的操作类服务,向长期性的战略、管理整体化高级服务递进。

3、业务结构的转型

业务适度多元化,介入互补行业领域,有助于降低单一行业风险。不同业务有其不同的回报期和行业周期差异性,对经济状况敏感度也不同。回报期短的业务,对当前经济状况较为敏感,在经济好的时候可抓住时机获得较丰厚的利润,现金流较连续;回报期长的业务,受当前经济状况影响较低,收入稳定、但资本投资较为巨大。最理想的是结合各种长度的回报期业务,实现回报期上的风险分散。

4、市场结构的转型

(1)新兴市场

美欧日等发达经济体复苏脚步仍略显蹒跚,道路依然坎坷。与此相反,新兴经济体包括俄罗斯、巴西、印度、墨西哥等国经济在全球排名不断靠前,孕育着巨大的市场成长空间。同时,新兴市场的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与我国较为接近,我国产品价格也比较实惠,可利用我国产品适销对路的优势积极开拓新兴市场,树立企业品牌,谋求长远发展。此外,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两岸ECAF机制下的区域发展,也带来了新兴的发展机会。

(2)国内市场

2011年中国经济将由回升转入增长与通胀并行阶段。在以往的规划中,消费一般作为拉动经济发展的次要动力,但我们注意到,在十二五规划中,消费则被调整到了第一动力的突出位置。这既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需要,也是进一步扩大内需的需要。发展第三产业的服务业是“十二五”发展规划的重要方面。“十二五”规划建议提出把“扩大消费需求作为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这个重要目标表明我国在“十二五”期间将坚持扩大内需战略,建立扩大消费的长效机制,这势必给我国消费市场持续繁荣发展注入持久、强大的动力。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结构的升级,在与消费紧密相关的商贸流通领域,不但需要零售企业从提供商品服务向提供消费服务进行转变,而且要求企业进一步针对当前市场环境,不断推进管理创新、经营创新和服务创新,确保行业和企业活力,培育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从扩大内需的角度出发,继续扩大进口应该是未来很长时间内我国外经贸发展的一个重要走向,外经贸企业应审慎调整进出口贸易结构比例,积极引进国内急需的先进技术设备、紧俏原材料物资、日益多元化的消费品。消费拉动、内需扩大、第三产业的大力发展,为国内贸易和商贸流通业务规模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编辑:中文娱乐实习 标签: 徐晓曦 企业家 青年 厦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