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宏:用焊花裁剪钢材的女“裁缝”

2012-10-24 17:51:10 来源:北京日报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刘宏:用焊花裁剪钢材的女“裁缝”

十八大代表,来自首钢总公司技术研究院用户技术研究所的焊工刘宏每天都会来到实验车间,对新钢种的可焊性进行测试。

在首钢技术研究院焊接实验室里,两块钢板并排躺着,中间仅隔一条两三毫米的缝隙。身穿蓝色工服的焊工头戴面罩,右手举着焊把。当焊枪上细如丝线的金属焊丝伸进缝隙的一刹那,焊花四溅。在这群焊工中间,一眼就能找到刘宏。因为她扎着马尾辫,是技术研究院里惟一的女焊工。

作为首钢惟一的女电焊高级技师,刘宏去年从首钢运输部调到技术研究院工作,这可是首钢技术研发和新品开发的中枢。在研究院500多名员工中,刘宏是惟一一名参与实验的技术工人。每天和她一起工作的,是毕业于清华等名校的5名博士和10名硕士。

刚焊了一分钟,刘宏就停了下来。摘下面罩,从旁边取过一把锤子,梆梆几下,在刚刚焊好的部位上敲了几下,用厚手套拂去残渣。“这是首钢正在研发的一种船板,第一次进行焊接试验,因此先要判断焊丝能不能和钢板相熔合。目前看它们不排斥。”刘宏说。

说罢,刘宏重新戴上面罩,右手端着焊把靠近钢板,焊花又飞溅开来,晃得人睁不开眼。

这炫目的焊花,让刘宏在这个岗位上一干就是20多年。

焊花继续飞溅,烟尘升腾起来,呛得人头晕眼花。不过刘宏依然蹲在地上,双手稳稳地端着焊把。10分钟、20分钟……40分钟过去后,刘宏才站起来,伸手摘下面罩。看到记者惊讶的表情,刘宏一乐:“我们都习惯了,蹲两三个小时没问题。”

这个“蹲半天”的工夫,可是刘宏日复一日才练出来的。“苦肉关”也是必须要过的一道关口。刘宏撩起衣袖,胳膊上有一个个指甲盖大小的伤疤,密密匝匝,一口气根本数不过来。

“新手干活时,稍不注意,1000多摄氏度的焊花就会飞到工服上,尽管工服是阻燃的,但依然能在皮肤上烫出泡来。”刘宏说。

面对成长中的磨难,刘宏始终坚持着一个信念:是共产党员,就要敢于冲在前。常年来,不论白天晚上、刮风下雨,只要首钢的铁路线出现故障,刘宏总是第一时间赶到现场进行抢修。勤奋好学的刘宏,很快就成了首钢惟一的女电焊高级技师,在工作中总结的“铸钢辙叉堆焊补焊”最佳操作法等十余种操作方法,均在首钢得到推广应用。

2008年,在首届中德国际焊接对抗赛中,刘宏以预赛第一名的成绩进入决赛,最终获得第三名。德国专家感叹道:“这项技能又苦又累,德国女性基本上没有从事这项工作的。没想到中国姑娘不仅能干,而且技艺高超,真了不起!”

2009年4月,在中国首届焊工电视大赛总决赛中,刘宏凭借高超技艺和综合素质,戴上了状元的桂冠。

去年,刘宏调到首钢技术研究院。她需要用高超的焊接技术,与博士、硕士的理论相结合,直接指导焊接试验。

“布匹生产好了,需要先裁再缝,才能做成衣服。钢材生产好了,也需要‘裁缝’。先切割,再缝补成需要的产品。焊工就是钢材的‘裁缝’。”刘宏说,在技术研究院,她的主要工作就是对首钢开发的钢材新品进行焊接试验,并将焊接参数告诉用户,让用户按参数“切割”和“缝补”。

现在,一拿起焊枪实际操作,这些高学历的博士、硕士就得拜刘宏为师。除了发挥传帮带的作用,2007年当选为北京市第十次党代会党代表时,刘宏曾就加强一线现场操作人员的培养积极建言。此次当选为十八大代表,刘宏表示,她将提出技能教育方面的意见建议。

编辑: 车琳 标签: 刘宏 裁缝 焊花 钢材 可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