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订阅手机报国际 中国 博览 财经 汽车 房产 科技 娱乐 体育 时尚 旅游 健康 移民 亲子 社区 专题
中国日报 中文国际 头条国际 国际快讯 军事台海 精彩图片 国际博览 奇闻奇观 科学探索 历史揭秘 国际财经 中国经济 消费旅游 能源在线 外交讲坛 独家策划 风云对话 中日论坛 评论 特稿 新闻汇总 海外看中国 E-Weekly

经济学家评三一起诉奥巴马: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里程碑

2012-10-19 07:35:00 来源:中国青年报
中国日报-看世界+加关注 打印 发送 字号 T | T 我来说两句2311人参与)

就三一集团起诉美国总统奥巴马事件,本报记者专访了经济学家李才元。他认为,应从四个方面来看待这一问题。

其一,这起诉讼是“后金融危机”时代全球贸易摩擦加剧的一种表现。美国金融泡沫崩溃以来,全球经济都遇到发展瓶颈。各国企业的利益冲突增多,尤其是美国,更多采用贸易保护主义手段,来维护其经济利益。去年他们对日本丰田就进行了“惩罚”,表面上是“质量门”,实质上是帮助美国本土汽车企业占领市场。

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类似“贸易战”将成为世界经济的常态。我们不必将这种经济竞争上升到政治或文化冲突的高度,夸大其不利影响,而要以平常心来看待。在世界经济没有找到新的产业升级方向之前,此类冲突只会增加,不会减少。

其二,这起诉讼是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里程碑。中国企业最早是产品“走出去”,后来是投资“走出去”,现在是法律规则、市场理念“走出去”。之前中国企业在美国“打官司”的案例不少,但起诉总统,其实是起诉美国政府,这绝对是第一次。

这是中国企业在全球商业竞争中走向成熟的标志。小到市场和就业纠纷,大到政府的不公正待遇,中国企业都学会了利用当地的法律政策环境,来解决经济纠纷。不论胜算如何,这都改变了在海外经营的中国企业的形象。这对于中国企业“走出去”、“留下来”、“站得住”,都有正面影响。

其三,这起诉讼也透露出中美经济关系新的重大动向。之前,美国主要从金融和资源领域“封杀”中国企业。比如,中国的金融机构不被允许进入美国;中海油并购美国企业也被认为“不安全”。而这一次,美国开始在实业领域,全面“猎杀”中国的优质公司。除了三一集团被拒绝,华为和中兴也被怀疑是“间谍”。

要从美国“再工业化”战略的角度看待这个问题。三一集团在美国投资的风电项目,是奥巴马政府大力推进的“新能源”产业的关键门类。在目前选情激烈的情况下,奥巴马要言而有信,赢得支持,才选择对中国企业“开刀”。可以假设,如果该项目由其他国家企业投资,也有可能被“封杀”,这涉及美国经济转型的根本战略,不是儿戏。

可以预计,未来在两个方向,美国政府将加大“封堵”中国走出去企业的力度。一是固守美国本土市场,那些“走进去”的企业,很可能以各种理由被“赶出来”;二是抢占亚洲非洲拉美等外围市场,美国企业会加大在这些地区的竞争,并对中国企业展开强烈的阻击,甚至会不择手段。

金融危机之前,美国坐享“货币红利”和“资源红利”,它只要控制好美元投放和能源工业,就可以从全球经济中“吸血”,对走向世界的中国企业,基本上“不闻不问”。而金融危机后,美元泡沫开始破裂,食利者的日子不那么好过了,美元重新“实心化”,就必须重振美国实业。

其四,对美国这一长期的深远的战略转型,中国企业要做好“长期抗战”的打算。首先,要向三一集团这样,坚定不移地“打官司”,要用法律手段对其不公平政策进行反击。但不要指望整体形势会因为律师的嘴而发生根本的改变。

其次,要坚定不移地“调结构”。一方面,要加强自身的技术攻关和产业升级,增强竞争力和市场生存力;另一方面,要加大对传统“友好”市场(比如亚非拉等地区)的巩固和开拓,要放眼全球,在更大范围内,与美国等发达国家企业竞争。

需要强调的是,中国本土市场是中国企业生存发展的“根据地”。中国企业对本土市场的影响力和控制力,还可以大大加强。这起诉讼说明,我们有必要在自己的家门口和自家的院子里,对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加以有针对性的“反制”。

编辑: 柳洪杰标签: 经济学家
我来说两句 511人参与 31条评论 (点击查看)
...
用户名 密 码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中国日报保持中立。
...
...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300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
...
24小时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