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区国际化不只是“走出去”

2013-03-01 15:32:59 来源:中国日报网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2012年9月17日至2013年1月,《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开设专栏,连续6篇报道集中探索了中关村海淀园的国际化,这是海淀园与《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合作深度研究方式的第四年,报道分别从“发挥创新优势,建设全球重要的国际技术转移中心”、“中关村海淀园推出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的‘五项工程’”、“了解全球创新规律,跻身全球国际技术转移中心”、“中关村海淀园发力战略性新兴产业”、“国际化发展模式成为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转折点”、“海淀园工会坚持创新特色发展” 等不同角度进行了分析,旨在全球创新的定位与布局中,探讨海淀园如何正确面对国际化而进行由表及里的思考与转变。

经过讨论,国际化成为高新区创新发展必由之路的概念日渐清晰,海淀园乃至中国高新区全面、正确理解国际化已是当务之急。特别是在当今世界步入全球创新时代、各种国际化招式轮番上演之时,如境外上市、并购,建厂、建基地等,我们必须清醒地意识到,至今还不重视国际化推进过程,而简单徘徊于一些国际化表象事宜不能自拔的现象,还将国际化的概念只停留在数外国人的数量、举办涉外活动的数字、海外投资的数量等“走出去”的表象上,必将大大延误我们参与世界竞争的时间。以上这些表象固然是国际化的重要表现形式或是一种结果,但远不是国际化的全部,更不是国际化的根本。高新区国际化不只是“走出去”。

“联网联心联世界,通路通智通四方。”这是中关村海淀园近25年国际化发展模式的真实写照,也是用心之举。这项研究自觉遵循了人的思想这一心智的开发规律。在国际化里的“心”不仅包括讲诚信、守规则、重规律,还包括世界观。若把国际化分为过程“硬件”和思想“软件”的话,“心”在某种意义上可以看作是国际化的“软件”。

海淀园国际化先行先试结硕果,赢得未来发展新机遇。海淀园国际化发展模式经过长期历练,逐渐形成了一个集互联互通新型网络平台、国际化支持政策、合作交流、新型媒体于一体的合作方式,在国内外产生积极影响。2006年,《海淀园专项发展资金——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国际化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试行办法)》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一项内容,它是海淀园在当时全国54家国家高新区中率先出台的一项政策,充分显示了海淀园从事国际化软、硬环节一起抓的特征。该政策的试点期为3年,资金规模为每年500万元。

据统计,在2006-2009年4年实施中,该政策共支持项目192项,支持金额共计3217.8万元。企业国际合作范围涉及近50个国家和地区,合作领域覆盖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该政策在引导海淀园企业把握正确路径,充分利用国际科技资源,促进科技项目引进、消化、吸收、集成创新,以及活化中关村创新要素、提振信心等方面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同时对破解中关村企业与风险投资机构长期处于平行发展的僵局,也起到了提振信心的作用。在时隔8年之后,《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际化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试行)》于2013年正式出台并发布实施了。

“全球领导团队(Global leader team)”研究表明,未来世界创新之都需在区域可持续创新能力、对各类创新人才的吸引、包容和领导能力、推动科技创新项目全球化合作能力、能够极大调动创新人才创新思思维的政策体系等几个维度上进行综合考量。而国际化发展只停留在国际化“硬件”的水平上,显然是不够的。

据相关媒体报道,多年来“走出去”的中国企业能够凯旋而还的并不多。有数据显示,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失败率至少在50%以上。从数据来看,美国的标普500指数所涉及的上市公司,平均国际销售占比为27%,其中100家企业的国际收益过半,而中国500强企业的国际收入占比低于10%。

借鉴专家观点,海淀园要实现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目标,需要置身于国际惯例、规则、程序与秩序之中。而我们也深知国际化“硬件”难,国际化“软件”更难。思想性格世界观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国际化“软件”建设不仅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而且是一个脱胎换骨的自我改造修养过程。趋易避难是人的“本性”,于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容易实践的“走出去”表象化便应“性”而生。

任何自觉国际化者必须全面把握领会国际化理论,改变自己的世界观,养成良好的思维模式,把自己的生活方式同国际化有机结合起来,将国际化转变成自己在生活、工作、思维中自觉遵守的一个知识和工具,一切从“心”开始,这才是一个成功者的正确国际化道路。

打铁还需自身硬。高新区国际化不只是“走出去”;反之,国际化也不只是“请进来”。国际化表面形式很重要,国际化修炼内功更重要,而内外兼修才是促进国际化发展的硬道理。

(作者: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管委会副主任 张秀英)

编辑: 韩榕华 标签: 高新区 国际 走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