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订阅手机报国际 中国 博览 财经 汽车 房产 科技 娱乐 体育 时尚 旅游 健康 移民 亲子 社区 专题
中国日报 中文国际 头条国际 国际快讯 军事台海 精彩图片 国际博览 奇闻奇观 科学探索 历史揭秘 国际财经 中国经济 消费旅游 能源在线 外交讲坛 独家策划 风云对话 中日论坛 评论 特稿 新闻汇总 海外看中国 E-Weekly

台湾:高考这些年 “学霸”考遍文理科十门功课

2013-06-08 14:39:35 来源:新华网
中国日报-看世界+加关注 打印 发送 字号 T | T 我来说两句2311人参与)

2001年7月1日,台湾遭遇40年来最热的天气。坐在台南的考场中“烤”试,21岁的郑宏斌心中只有一个念头,一定要赶上这趟“末班车”。

经历了近半个世纪的台湾高等院校联合招生考试制度(联考),于2001年7月3日正式画上句号。回忆起12年前的“末代联考”情景,后来已顺利考上台湾清华大学外文系的郑宏斌还是感叹“紧张”。

1954年,台湾大学、台湾师范大学等4所大学首次举行联合招生考试,考生近万人。此后,联考逐步扩大到几乎涵盖所有高校。

当年,台湾的大学录取门槛极高,高中生常常是“出了学校进补校”,“补习经济”应运而生。台湾经济起飞后更出现“考季经济”,高考前饭店有“考试房”,超市有“考季热卖”专柜,药局有“考生补脑”用品。

连台铁公司也抢搭考试风。“追分”、“成功”、“大庆”、“台中”都是台湾的地名,由于“大庆―台中”的火车票换个方向读就是“庆中台大”,“追分”和“成功”两个地名十分吉利。考季前,从追分站至成功站、从大庆站至台中站的火车票炙手可热。

“临时抱佛脚”也是台湾“高考”前一景。记者在台北龙山寺的文昌庙看到,玻璃柜中塞满了学生的准考证复印件。据了解,每年大考前龙山寺祈福法会还会举办考生专场,将“加持”过的2B铅笔和圆珠笔发送给考生和家长。家长上香外,还要准备代表聪明的大葱、勤读的芹菜、好彩头的葡萄和文思泉涌的矿泉水这些特殊供品。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联考”所赋予的“考试面前人人平等”机会,让许多出身贫寒的学子都得以“跳龙门”。

重应试轻素质、一试定终身……随着时间的推移,台湾社会对“联考”弊端的批评也越来越多,改革呼声日高。2002年,台湾开始全面推行“大学多元入学新方案”,实行招、考分离。

简言之,大学入学考试分为大学学科能力测验(学测,类似大陆的高中会考)和指定科目考试(指考)两种。“学测”考试时间在每年1月底或2月初,最先打响入学的第一枪,成绩为高校“甄选入学”提前抢学生的标准。

甄选入学制又分学校推荐和个人申请两种。前者中的“资赋优异保送”制度,让一些“偏科”学生再不用担心总分不够也可上到名校;而“繁星计划”则是照顾一些偏远地区的学生在“区域平衡”制度下进入名校,体现教育公平。

学生个人申请部分,可自由报名六个志愿。记者从台湾大学入学甄选委员会得知,今年个人申请部分共有台湾71所大学院校的1762个院系参加招生,招生总额达46908个。

台湾“明星高中”台北中山女中教务处主任杨全琮告诉记者,今年学校共有935位高三应届生,其中有300多位已经通过“甄选入学”的方式升学。

如在“甄选”过程中没有被心仪的学校录取,学生还可参加7月1日至3日举行的“指考”。“指考”分社会组(分文、法、商,相当于大陆的文科)与自然组(分理工医农,相当于大陆理科),有点类似大陆的“3+X”,语文、数学、英文都是必考科目,社会组往往要加考历史、地理,自然组考物理、化学、生物。

不过,由于考试和招生负责的单位不同。考试科目由大学各科系自行决定采计,并可参酌加权1倍、1.25倍、1.5倍、1.75倍或2倍。所以考生考完,还要看各大学科系要求的填志愿。有“生猛”的“学霸”怕漏考,甚至考遍“文理科”的十门功课。

“多元入学”是否减轻了学生的负担呢?一位常年跑台湾教育新闻的资深记者张先生对记者表示,这部分负担转嫁给家长,变“多钱入学”了。

他说,由于个人申请的报名费每次1500元(新台币,下同),学生报6次就9000块,这还不包括一些杂费以及奔波各校参加笔试、面试的交通、住宿费。有时候家长还要陪着学生一天之内南北奔波赶场,申请三个月下来人仰马翻,花两三万块钱是常事。

同样困扰台湾的,还有与低失业率、高录取率对应的“大学生贬值”现象。去年的“指考”虽然录取率创下8年新低,但仍有88%的录取率。2010年,台湾还曾创下考生最低原始总分只需10分(3科)就可登记(即申请),媒体揶揄为上大学“十分”容易。

不过,像台湾大学这样的名校依旧难求,状元还是看点。杨全琮说,指考放榜后,媒体还是会热捧各类组的状元,一些学校如果有“状元”,也会发布新闻稿“公告天下”。(记者李寒芳 裴闯)


编辑:柳洪杰 标签: 高考
...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300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24小时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