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此前租住平房的房东有严格规定,屋内不能生炉子,冬天很难熬。而吴女士去年9月份回老家甘肃生下儿子后,今年8月再度来京。平房显然不够一家三口住,加之冬天太冷,吴女士最终决定换房住。
“最主要是里面有供暖,”吴女士说,公寓的房租是一个月600元,相比以前租住的平房,房租贵了一倍。但吴女士考虑到自己刚满一岁的孩子,觉得公寓的房间冬天更暖和舒适。
在该公寓附近,北青报记者随机采访20多名租户,租户均表示,选择这样的公寓,主要是为了省钱。
与周边小区1000余元的房租相比,公寓的价格并未超出这些将豆各庄乡暂当栖身之所的异乡租客的支付能力。
租户为中低收入者
多是外来务工人员
与人们口中的“蚁族”不同,公寓的租客大多没有太高的教育背景。吴女士只读到初中,老公也只受过高中教育。采访中的其他几位租户也大多都是初中或高中文化。
在采访中,四个年轻人走过,北青报记者询问得知,他们年龄都在20岁上下,在双桥附近一家餐饮店做服务生,每月工资有3000元左右。
在走访中记者了解到,公寓内进出的租户,年龄多在20岁到30岁之间,收入多在2000多元到5000多元之间。他们工作的地点从市区到五环附近,职业多数为餐饮服务员、收银员、快递等服务性行业。为了在距离和房租上找到一个平衡点,选择了这样的公寓。
“群租公寓”越来越多
扎堆城乡接合部
行走在该处公寓的过道内,墙上挂满了租户晾晒的衣物,空气中混着洗衣粉的味道和湿气。电线沿着墙头缠绕。房间内不时传出租户播放音乐或电视节目的声音。
公寓一楼走廊尽头,一间房内摆放着四张架子床,屋内空间被填满,没有其他任何家具。“住了四个人,”屋内一名男子正窝在床上,通过笔记本电脑看着国产抗日剧。
“这房最怕火,不让用煤气,只能用电,”一位正在用电磁炉炒菜的女士说出自己的担心。在公寓里,随处可见房东张贴的提示,告诫租户“小心用电”。“今年公寓变多了,”吴女士把自己观察到的情况告诉北青报记者。吴女士去年2月份回到甘肃老家时,公寓所在地还是一处被拆的商场。今年8月返回,已经变为一栋公寓。
就在公寓不远处,另两家公寓也差不多在去年完工。“去年11月份修好的,”一家名为“金诚家园”的出租房工作人员对北青报记者表示,在向乡政府报批手续后,他的公寓去年完工,400多间房中目前已经租出100多间。相距几百米的“东村宿舍”,同样也是去年修建完成,91间房中,只有三间空置。
记者了解到,在豆各庄乡,类似的公寓还有好几处。而这些公寓的生意似乎从未低迷过。而在海淀、大兴等多个区县,这样的“群租公寓”近年来逐渐增多。
记者观察
“群租公寓”
是否该自生自灭
“群租公寓”的出现可以说是满足了相当一部分中低收入外来务工人员的需求,而“粗糙”的“群租公寓”也确实存在一定的隐患。“群租公寓”是创新性地解决了问题,还是处于监管的空白点呢?北京青年报记者调查发现,“群租公寓”目前仍然基本处于有需求、有许可、没政策的“自生自灭”的状态。
“建公寓为很多‘北漂’人员解决了住处。”一位公寓的经营者告诉北青报记者。公寓的经营者介绍,自己的公寓建成不足一年,是将原有的市场改造而成。由于乡里此前拆除许多平房和违建,租住在平房中的流动人口无处可去,而这些新修建起来的公寓正好解决了流动人口的住所难题。
以豆各庄乡为例,目前该乡的流动人口约有一万人左右。这一群体主要从事卫生保洁、商业服务、建筑施工和加工业。他们的收入和受教育程度偏低。
流动人口的聚集,使流动人口管理问题也随之而来,“环境、治安、安全、医疗、教育以及计划生育和管理服务等。”一位工作人员告诉北青报记者,“群租公寓”多是由企业和个人修建的,这些公寓要对外出租,都要根据北京市房屋租赁管理规定办理手续。
虽然目前“群租公寓”被允许存在,但是经营者却也有担忧。“如果不升级,这种公寓是要被淘汰的。”一栋“群租公寓”的经营者坦言,目前的出租公寓并不能永久下去,只能解决“燃眉之急”。“楼房的承重是没有问题的,当初设计过。防范的是煤气、燃气引起的火灾。”公寓的负责人说,自己考虑过按照更好的公寓标准进行升级改造,但难点出在钱和政策上。
“修建好公寓,需要审批,而土地使用要办理相应的规划手续。”这位经营者说,之前对公寓设计并建设都是自筹资金,此前已经投入改造花去300多万,而修建更加“正规”的公寓需要更多的投入和政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