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晨董事长祁玉民谈中国汽车产业
来源:
2008-09-23 15:06:56
少提研发,多提设计
第二、怎么掌握核心技术。一定要改变“有产权无知识,有知识无产权”的尴尬境地,冷静思考,确定一条技术路径。我认为要想掌握核心技术,应该“联合设计,合作攻关”,成立合资的工程公司和设计公司,合资制造不行。
赚钱靠量,立足靠质。中国应该少提研发,多提设计。设计不过关,谈不上研发。
应该集中力量干大事,国家应逐个针对课题成立研发中心,逐一破题。包括发动机、变速箱、汽车电子、材料等。现阶段企业自己做不了研发。现阶段企业也不是主体,政府才是。
我愿意变成中国有知识有产权,有产权有技术的先驱者,也愿意探索掌握核心技术的有效方式,也愿意实践。所以下一步我要跟意大利成立合资的设计公司。汽车的设计不属于产业转移的,所以要想在国外买个设计公司是不现实的。
我反对底层次的抄袭,或者花高价搞“消化不良”的引进。另外,不要把核心技术、自主创新政治化、口号化。让所有企业都有研发中心是没必要的,也是不可能的。
产业和资本互动
第三、企业的经营模式。要想长远发展,就要汽车产业和资本市场相结合。靠自己积累是不可能的,靠银行贷款是还不了本的。自主产业是大投大出,利润不高,很大程度上是为社会做贡献。对就业市场拉动很大。
要坚持汽车产业和资本市场的两个互动,资本是手段,但永远不是目的,二者是相辅相成的。
中国中低档汽车必然会像家电一样走向国际
第四、出口战略。中国中低档汽车必然会像家电一样走向国际。这是由中国制造大国的地位和世界产业的转移决定的。
一个产业能不能国际化,第一要看国际市场是不是在转移,转移了就会把机会给你;第二看你是不是一个被转移的对象。中国又是制造大国,又是转移对象。
中国汽车已经具备了向国际出口的条件。我们在质量上已经具备了出口的条件,最大的打击是品牌的打击。在南非,今年卖了一万多辆,投资1亿7千万。其实中国制造在外国的形象是不错的,他们认为中国的产品质量是合格的,价格是合理的。
华晨现在的路线是前期靠走中低端产品打量,长远来看靠高端市场打品牌。中国的车现在是品牌债欠的太多。汽车最低端是产品,最高端是品牌。产品做好了不等于品牌做好了,但产品和品牌有一个共同的核心,就是品质。
什么是品质?我一定要做到国际化的品质。现在,我造型没有问题,发动机没问题,变速箱没问题。什么地方有问题?我内在的品质不行,第一是安全,安全要求会越来越高。现在世界安全最高标准在德国。我下了大力度,和刘志刚成立了一个敢死队,5大方面52个改进,花了一年时间我们干成了。(技术上花了3个月,加上生产策划等用了一年。)现在达到了德国三星标准。全中国都没有这样一款车达到这个标准。
第二步,我要把产品送到美国去,搞排放。美国加州的排放标准最高,加州一通过,我就是世界最高标准了。
这两关我已过,我的内在品质就达到了。品质内在的关键是技术,它是品质的保证。我的车只要达到德国的安全标准,达到加州的排放标准,那就是世界品质了。我一定要竖个标杆,一定要用世界品质的标准来要求。我一定要让中华的品质达到国际至高标准。
达到标准后,在中国树立品牌,让全国消费者树立信心,同时通过达到这个标准,向全世界销售。所以我通过德国和美国的标准后是一石三鸟:1.达到了最高端的标准;2.占领世界市场,扩大销售;3.树立品牌。
我们去年出口了15000,今年我们努力达到3万,明年6万,后年10万,这个规划我们已经做完了。而且我要招兵买马,在俄罗斯、欧洲、北美、中东、非洲五大区建立国际的销售队伍,开发市场。
将来我们出口的车型会越来越多,卡车、轿车、面包车全都出口。FRV现在已经卖给埃及500台了。骏捷卖给德国440台了。
第五、整车的发展一定要和核心零部件互动起来
不掌握核心零部件,你就掌握不了技术。过去我们中国贡献了1.8的发动机,今后我们还要继续为中国提供高品质的发动机。
华晨一定是整车、发动机和变速箱并驾齐驱、和谐发展。
(中国日报辽宁记者站 吴勇 刘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