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艺术走向大众
——专访沈阳音乐南校区院长马欣

来源:

2011-04-28 09:57:35

编者按: 沈阳市“百万市民艺术培训工程”启动于2010年,并成功入选文化部“国家文化创新工程”项目。活动的发起方——沈阳音乐学院南校区一年来为约80万市民提供免费艺术培训课程。

不仅如此,该校还组织编撰了《声乐教学实践曲集》一书,并免费赠送给沈阳1633个社区,成为社区文化指导员的工作“宝典”,将“百万市民艺术培训工程”从基础实践提升到理论提升阶段,保障其持续发展动力。

沈阳音乐学院南校区院长马欣作为“百万市民艺术培训工程”的策划者,多年来始终秉承艺术贴近大众的宗旨,让艺术为民所需、为民所用。近日,中国日报记者刘策就“百万市民艺术培训工程”的起源、效果和如何持续发展等问题与马欣进行了交流。

让艺术走向大众 <BR>——专访沈阳音乐南校区院长马欣

中国日报记者:“百万市民艺术培训工程”的构想如何而来?

马欣:2000年,我去香港演艺学院交流,正值该校对香港市民的开放日。当时我很惊讶,竟然有那么多市民愿意到课堂上参观和学习。不过他们只在每年三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天对市民开放。很显然,无法满足更多市民对艺术的渴求。我想,如果我们能每个周六日都向市民开放,去掉寒暑假,一年可以为大约一百万人提供艺术培训。所以提出了这个计划。

中国日报记者:学校为这个项目的实施做了哪些准备?

马欣:学校准备了很久。争取到了政府部门的支持,我们自己又投资了近1个亿,建了一座教学实践先锋楼,作为开放日的教学场地。建筑面积38000平方米,去年三月竣工投入使用。

在师资力量上,我们要求所有在校老师和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对市民进行免费培训。一年以来,已经有近5000名师生参与到这个工程中来,作为他们必修的实践课。

中国日报记者:这么大的人力、物力持续投入,恐怕不是每个学校都能做并愿意做的。为什么要坚持?

马欣:对于音乐院校来讲,以前跟市民的接触往往只限于一些大型活动或演出。主动地联系大众,是我们学习得来的启示。比如,悉尼大学音乐学院规定学生要在毕业前做满200学时的义工,给养老院、福利院等做音乐沟通治疗课。200个学时的课上完后,很多学生毕业后就直接进行社区的艺术推广工作了,轻车熟路。因此,我也要求在校的所有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利用周末时间,参与“百万市民艺术培训工程”。通过教授课程,在实践中锻炼自己,毕业后实现与社会的“无缝对接”。

更重要的是,通过悉尼大学音乐学院的事例,我一直在考虑艺术走向的问题。是向高精尖、国际化发展,还是与群众结合,为民所需?我认为是后者。包括文学、艺术、体育等广义的艺术是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我们的确需要高精尖的人才,但高精尖是建立在广泛、雄厚的基础之上的。因此,我认为首先要改变教育培养人的目标,眼光不应再向上了,必须向下,让艺术植根群众。如果艺术成了曲高和寡,不为人们所用,那就失去了意义。所以,南校区一直致力于把艺术教育变成普通的民众教育,通过音乐的教化培养人们的意志力、向心力、竞争力和团结合作的精神。这是艺术教育的责任,也是我们学校为什么坚持开展“百万市民艺术培训工程”的原因。

中国日报记者:一年以来培训的效果如何?

马欣:自从项目启动,每周末都有许多老百姓,不顾路途遥远的来这学习。平均每天我们能接待一万人。这也带动了沈阳其他大学,如沈阳师范大学、辽宁师范大学、本山艺术学院等等都参与进来了。这样我们离“百万市民艺术培训工程”的最终目标——“提高辽沈地区的艺术文化氛围以及辽沈大众的艺术文化素养”又进了一步。

这个工程是从具体行为、行动上考虑的,追求的是数量,从追求数量当中追求惠及的普遍性。不过通过一年来的观察,我们发现这样还不够。很多人担忧这个工程会变成“政绩工程”,虎头蛇尾。这种担忧不是多余的。

中国日报记者:的确,凭南校区一己之力,完全公益性的投入,对培训工程的持续性是很大的考验。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马欣:我也在思考,如何把这个工程坚定不移的进行下去?我想,可以把它作为新时代艺术类高校创新与改革的新起点和转折点,把它纳入到大学的科研和教学体系中来,这是我们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必须要做的。

因此,去年4月我们组织近1300名老师,编辑了一套《声乐教学实践曲集》。内容涵盖了中外众多不同时代、不同类型的歌曲,附有各种器乐的简谱伴奏及简单的电子琴功能标记,同时还做成光盘来方便民众学习。现在书出版了,教育对象首先是我们的学生,其次是社区的文化指导员。

我们把书赠送给沈阳1633个社区,培养社区文化指导员吹拉弹唱,再让他们指导社区百姓,这样人数就不止成百万了。我们的触角就延长了,范围更广了,生命力也延长了。也就解决了“百万市民艺术培训工程”的可持续性问题。

另外,我们要把普通一对一的经验式教学,提高到一个理论的层次,对市民学艺术的水平和认知艺术的水平不断地梳理和提高。这也是这套书的意义:持续给力,不半途而废。我们要拿这个工程当做终身的工作来做。

中国日报记者:“百万市民艺术培训工程”下一步的构想是什么?

马欣:辽宁培养出了很多顶尖的艺术家,但大多从辽宁走出去后,都不再回到这片黑土地来。原因是辽宁缺乏艺术氛围,缺少艺术土壤。所以我有这样一个想法,通过“百万市民艺术培训工程”来培养民众的艺术素养,从而提高辽宁的艺术氛围,努力为中国成为领先于其他国家的艺术大国奠定基础。

而作为东北音乐艺术重镇的沈阳担负着民众艺术培养的重任,现在很多人都在寻找自娱自乐的艺术形式,艺术也变得越来越民需化,所以就要求我们的艺术服务于地方,而“百万市民艺术培训工程”就是承担着这样的使命。希望通过艺术的软实力来提高国民的素质,培养儒雅的国风,这也是我国科学发展观的一部分,更是我国在文化上和艺术上的可持续发展。本着这样的想法,我们学校准备继声乐书籍出版后,陆续编撰器乐、影视表演、传媒、舞蹈(广场舞蹈创作)等教材。

群众艺术不一定要局限于全民二人转,应当把民间艺术高雅化、艺术化作为工作的重点,把民众文化推广开来,把艺术院校的学生投放到基层去推广工作。这就是我们的下一步构想。

新闻热线:
024-22865858
Email:liaoning@chinadaily.net.cn
友情链接
东北新闻网 | 辽宁新闻网 | 辽宁人民政府门户网 |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独家所有,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