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国日报

天宫一号飞赴太空使命全记录

2012-06-29 16:45:48 来源:新华网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免费订阅30天China Daily双语新闻手机报: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至106580009009

6月29日,神九飞船成功返回地面,天宫一号则完成使命,继续在太空等待下一次与神舟飞船相会。

至此,天宫一号自2011年9月29日升空后,已经在轨运行了273天,先后与神舟八号、神舟九号飞船进行了共计4次交会对接。

悄然诞生:大约在冬季

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的研制方案,诞生于20年前的冬季。

1992年,中国载人航天三步走战略制定。着眼于战略第二步——突破交会对接技术,研制目标飞行器的大方案早早写入了载人航天发展规划中。

整个任务方案得到通过,已是10年之后。这时候,天宫一号还没有名字,被直接称为“目标飞行器”。

2006年进入初样研制后,科研人员给了它一个极具中国特色的名字:天宫一号。

时隔数年,没有人记得这美好的名字究竟是谁想出来的。但这个具有浓郁中国风情、又与“神舟”“嫦娥”相呼应的名称,立刻得到了团队的认同。专家们说,“天宫”似乎有一种真正的空间站雏形的概念蕴含其中,也能令人感受到更庞大的系统概念。

长10.4米、最大直径3.35米的天宫一号,采用资源舱、实验舱两舱构型。与世界上其他空间实验室相比,天宫一号堪称“迷你”。

2009年底,天宫一号在风雪中进入正样研制阶段。这一年的年初,它的模型第一次通过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公开亮相。

研制过程的顺利推进,让科研人员有了更多精力进行细节上的改进:用舱壁与地板的颜色差异打造天地感觉,根据人体工效学原理对舱内设施进行了设计……这一切,都是为了让航天员生活得更舒适、更惬意。

2011年6月29日,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通过出厂评审,被运至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弱水河畔,寄托着中国人新梦想的“天宫”静待飞天。

神八对接:首次太空之舞

喷薄而出的橘红色火焰和惊天动地的巨响,唤醒了戈壁的夜。2011年9月29日21时16分,在长征2F火箭的托举下,天宫一号向着300多公里外的浩瀚太空飞去。这一天,浩渺天际迎来了一座“中国宫”。

绕地球独舞485圈之后,天宫一号降轨进入距地面343公里的交会对接轨道。它轻盈地转了个身,转向神舟八号即将赶来的那方——天宫的这位首个舞伴,在它升空后32天后追逐而来。

这是一场浪漫又危险的相会:高速运行的两个庞大的飞行器要在太空“牵手”。

400米,140米,30米……2011年11月3日1时35分58秒,天宫一号顺利与神舟八号“牵手”,两个飞行器开始携手遨游太空。

这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完成的首次空间交会对接试验。

在绕地球共舞12天后,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短暂分离;14日20时整,两位舞伴再度牵手,第二次交会对接取得成功。

3天后,神八飞船与天宫一号挥手作别。目送舞伴渐行渐远,从交会对接轨道回到长期运行轨道的天宫一号,继续期待着下一次太空之舞。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精彩热图

 
 

焦点图片

中国日报一周图片精选:9月12日—18日

美女与野兽在水底戏水合影

2015北京秋季房地产展示交易会开幕

母子微笑与亡夫合影,以远离毒品

精彩热图

我第十四支赴利比里亚维和警队举行出征仪式

福建宁德一商厦幼儿园着火 多名孩子被困获救

浣熊母亲敲门为子讨食

全国机器人运动大赛在江苏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