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执行首个试验性应用航次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18日搭载首位“乘客”――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教授周怀阳在南海下潜,周怀阳将在海底实地观察冷泉区。
18日9时左右,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潜航员唐嘉陵、中国科学院声学所张东升和周怀阳先后进入潜水器。由于周怀阳是搭载“蛟龙”号首位下潜的科学家,航次临时党委书记滕祖文特将周怀阳送至潜水器入口处。
9时20分左右,潜水器被布放至水中,蛙人解开潜水器的绳缆。9时37分,潜水器注水完毕开始下潜。10时22分,潜水器已经下潜至水下1300多米,并抛载第一组压载铁开始水下作业。
这个潜次是“蛟龙”号第54次下潜,由唐嘉陵担任主驾驶,张东升负责测试潜水器定位系统,周怀阳在海底实际观察冷泉区。这个潜次的任务是以长基线定位系统性能验证为主,首次搭载科学家下潜,采集冷泉区样品,获取海底相关环境参数。
正在执行首个试验性应用航次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18日搭载首位“乘客”――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教授周怀阳在南海下潜,周怀阳将在海底实地观察冷泉区。
18日9时左右,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潜航员唐嘉陵、中国科学院声学所张东升和周怀阳先后进入潜水器。由于周怀阳是搭载“蛟龙”号首位下潜的科学家,航次临时党委书记滕祖文特将周怀阳送至潜水器入口处。
9时20分左右,潜水器被布放至水中,蛙人解开潜水器的绳缆。9时37分,潜水器注水完毕开始下潜。10时22分,潜水器已经下潜至水下1300多米,并抛载第一组压载铁开始水下作业。
这个潜次是“蛟龙”号第54次下潜,由唐嘉陵担任主驾驶,张东升负责测试潜水器定位系统,周怀阳在海底实际观察冷泉区。这个潜次的任务是以长基线定位系统性能验证为主,首次搭载科学家下潜,采集冷泉区样品,获取海底相关环境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