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重怎么办?神九宇航员有五大绝招

2012-06-18 18:26:39 来源:中国日报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人类在上万年的进化过程中,无时无刻不受到地球引力的影响,生理系统已经完全适应了地球重力环境。当进入失重环境后,人体会发生一系列生理变化,如果不加以防护措施,甚至会造成不可逆转的病理性改变,在失重环境时间越长,这种改变的程度就越强烈。按照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载人交会对接任务计划安排,航天员要在轨工作生活13天之久,如何抑制和减轻失重环境对航天员带来的不利影响,是对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航天医学基础与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最大的挑战。近日,记者走进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就神九任务失重防护对该中心航天医学基础与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李莹辉进行了专访。

李莹辉向记者介绍,当人体脱离地球重力后,首先反映出来的是前庭功能的改变,同时伴随的是体液的头向分布。随着时间的延长,心脑血管的相关机能也随之改变,肌肉会逐渐萎缩,肌力下降,时间再长,骨骼系统也会发生变化,包括代谢的变化和骨骼结构的改变,这些都会对人体的正常机能造成不利的影响。

针对失重环境对人体带来的不利影响,航天医学基础与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开展了大量的地基实验,包括地面60天头低位卧床实验、女性30天头低位卧床试验和人体相关验证实验,取得了较好的验证效果。这次首次载人交会对接任务中,兼顾空间飞行中航天员任务,依据我国在轨飞行条件及失重防护设备特点,建立了协同高效的失重生理效应综合防护方案。

李莹辉介绍时说,失重生理效应综合防护虽然在地面做了大量的验证实验,取得较好的防护效果,但地基与天基在应用上还是有很大差别的,地基实验是有重力的,天基是微重力,在防护方案制定时必须考虑微重力条件下带来的很多不确定因素,而且这些因素都不能通过真实实验来实施,只能通过地面模拟来实现。但是我相信,我们经过大量模拟实验的验证,定会取得很好的失重防护效果。

据了解,在神舟九号任务中,将利用套带、企鹅服、下体负压筒、自行车功量计、拉力器共5种单机产品,采用综合防护方法,针对心血管和骨骼肌进行防护,以最大限度维持机体心血管功能和运动能力的下降,延缓肌肉萎缩的进程,维持航天员在轨工作能力,确保航天员的健康。

套带

应用在航天飞行初期以减轻体液转移导致的急性适应期症状。这些症状一般在飞行初24小时最明显,之后逐渐减弱,大约持续至入轨后2~3天,因此将套带的使用方案定为飞行第1~3天,使用上要求套带在非睡眠时间穿着。

企鹅服

交会对接任务中拟定在组合体飞行段穿着企鹅服,每日穿着至少8h。在失重环境下,企鹅服是模拟人体在地面活动时肌肉受到的重力负荷,但其对施加的力却明显小于人体在1G环境中所受的负荷,因此在具体穿着上要求尽可能长时间穿着,穿着的时机无特别的要求。

下体负压筒

下体负压筒是通过刺激心血管的调节功能来对抗心血管功能失调,在交会对接任务中制定的下体负压筒使用方案是返回前10天内进行5次下体负压锻炼。

自行车功量计

交会对接任务中提出了自行车功量计锻炼方案,为确保锻炼效果,采用个人最大心率的百分值(相对值)作为锻炼强度指标,每名航天员的锻炼处方不尽相同。

拉力器

拉力器是广泛使用的健身器械,用来进行上肢锻炼。使用方案为隔日锻炼1次,每次每个动作锻炼3组,锻炼时避开进餐前后1h。

来源:中国日报(朱霄雄 记者 忻鼎鼎)     编辑:许婧

编辑: 许婧 标签: 神九 宇航员 失重 航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