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血淋漓的候鸟越冬路

2012-10-31 20:34:38 来源:中国日报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在今年10月以前,李锋的生活还算平静。这个34岁的湖南小伙子喜欢摄影,并且还把自己的爱好发展成了工作,在长沙的媒体圈里,他调侃自己是“照相师傅”。最近,他的名字在网络和各大媒体频繁出现,起因,也是他的摄像机。

10月16日网上一部名叫《鸟之殇!千年鸟道上的大屠杀》的纪录片引起了大家的关注,拍摄者正是李锋。12分钟的短片里,当地餐馆的食客们津津有味的吃着刚捕杀的天鹅,对味道赞不绝口。为了拍摄这部纪录片,李锋和他的同伴先后8次深入湖南省桂东县的罗霄山脉,冒着被当地猎人发现的危险,用镜头记录了候鸟在迁徙路上遭遇的杀戮。

捕鸟在当地蔚然成风,在山坡上随处可见猎人栖身的土棚,松树枝就是棚子的简易“屋顶”。在这样简陋的棚子里熬夜吃苦,换来的收益是客观的。因为他们的猎物,是没有成本、不需饲料,只要一杆枪,一个火铳就能获得净收益的买卖——打鸟。

夜幕降临,山头上瞬时亮起了无数盏刺眼的大照明灯。这些灯不是用来照亮树林,而是把光射向了天空。“鸟飞过山头的时候通常不会飞很高,再加上当地人用灯一引,都乱了方向,”李锋说。不久,远处传来一些非常特别的声音,混杂着许多翅膀轻挥发出的空气的震动,还有鸟儿们传达信息的叫声。一切都很平静。

“砰!”枪响了,忽然之间上百声枪和火铳开始了对鸟群的攻击。不少鸟中枪落下,那些受了惊的也难逃劫数,在森林的树冠上,早就布满了猎人的网子,一旦受到惊吓四处乱窜,被网捕到也是意料之中的。这些鸟儿,有的被卖到当地餐厅,成为烤、煮、炒菜,还有的被运往广东等其他省区,最终也难逃“上餐桌”的命运。

漫长的迁徙路

专家公认全球有8条候鸟迁徙路线,其中有3条经过我国,每年秋天,候鸟从地球北端的西伯利亚、内蒙古草原、华北平原等地起飞,分东、中、西三路南迁,到达温暖的南部越冬。湖南位于中部的迁徙路线,是我国候鸟南北迁飞的主要通道省份之一。据了解每年在湖南过境的候鸟超过200万只。

候鸟在湖南境内迁飞的路线主要沿雪峰山脉、罗霄山脉、南岭山脉三条线路南北行进,时间大约是每年春季的3-4月份和秋季的9-10月份,这条路在当地俗称“千年鸟道”。这一地区东西走向的山脊隘口,鸟类在隘口飞行的高度很低,极容易猎捕,许多偷猎迁徙鸟类的不法分子均聚集在此处抓捕候鸟。

“候鸟的越冬地会因为季节、当时的地域情况有细微的变化,但是迁徙的路线确实固定的,”世界自然基金会长沙办公室负责人蒋勇说。“有人说迁徙路线是地形,植被,风向决定人。也有人说是和 地球磁场有关。现在仍然没有一个统一的定论。但无论如何,迁徙不应该成为人们猎鸟的大好时机。”

吃鸟为何?

在长沙,一位姓周的出租车司机向我们回忆起他儿时一次吃天鹅的经历。“特别美味,肉很细、很鲜,一般的鸭肉鹅肉完全没法比。”周师傅老家在桂东地区,吃鸟肉是当地的传统。据说,小孩断奶后第一顿荤菜必须是野鸟。很多珍稀鸟类在当地人看来意义更多的在于它的美味,而不是稀有。

当地人觉得鸟肉是补品,还有一些鸟道沿线城市的人,把打鸟当成一件很“洋气”的事情。带着美女,开着好车,打打鸟,喝点啤酒,甚是拉风。

“在湖南还有江西一带,打鸟是当地的习俗,据说有上千年的历史。在清朝,还专门有皇帝指定的猎鸟人每年候鸟过境的时候打鸟当贡品呢。”说话的人叫张厚义,今年已经71岁了。从小生长在洞庭湖畔的他对打鸟再熟悉不过了。洞庭湖是我国第二大候鸟越冬地,每年来这里的鸟以百万计。

80年代之前,张厚义还担任当地政府许可的合法“打鸟队”的队长。1979年以后,国家对野生动物的保护力度加大,他也不再打鸟了。但回想起当年的“武器”,仍然让他难忘。“火铳子威力很大啊,上面的跑口都有几排,每次装几十斤的铁弹,一次发射,怎么也能打下来几十、上百只鸟。那时候确实做了好多伤天害理的事儿。”

编辑: 冯媛 标签: 候鸟 越冬

上一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