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中国在线消息:中国总理温家宝5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今年中国经济8%左右的增长目标。两会代表委员认为,在这场考验各方智慧的"保八"硬仗中,中国经济须严防脱离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统筹兼顾的"科学发展"轨道,否则将欲速则不达。
在驱动GDP的"三驾马车"中,政府主导的投资拉动见效最快。为实现"保八"目标,中国政府已推出总额高达4万亿元的投资计划,以及十大产业振兴规划等多项行动。这套"组合拳"已初见成效,第一季度的多项经济数据呈回暖走势。
但是,一些代表委员提醒,保增长任务急,政府参与程度又比较高,短期内大量投资,增加项目建设,可能会对中国政府长期追求的优化结构、转变发展方式、节能减排等带来不利影响。
他们认为,"保八"决不能走重复投资、破坏环境、GDP政绩观的老路,而应在对外开放、倚重市场的方向下,更多地关注环境与社会成本。
全国政协委员、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提出,在使用投资时,政府务必要做好"顶层规划",按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对项目可行性分析做得扎实、到位,建立科学、民主的理财方式。
他说:"政府投资中要注意甄别,严防有问题的项目混入投资计划,注重调整经济结构,为经济发展提供长久支撑。"
全国人大代表、青岛港集团董事局主席常德传建议,要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就要制定和实施严格的问责制,对不负责任的单位和个人严肃处理。
人们注意到,中国出台的十大产业振兴规划中,产业链长、影响面广的房地产业未被纳入。对此,来自广东的全国政协委员、地产商黄文仔表示同意:"房地产业不需要列入规划。"
"目前各地产商的圈地已经不少。如果再对房地产业实施'振兴',地产业即使没有泡沫,也会出现泡沫。更重要的是,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使房地产业走向规范。"这位名列胡润中国富豪榜的政协委员说。
和"保八"同样成为两会热词的还有"调结构"。中国长期以来生产低附加值产品和出口导向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亟待转型,这在应对当前金融危机中更显迫切。
全国政协委员、国资委国有大型企业监事会主席倪小庭认为,经济增长速度回调的时候,恰恰是推进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深化改革的契机。
这一观点体现在了作为中国钢铁大省的河北。由于经济结构不合理,一些地市钢铁和矿山两大产业贡献了70%的财政收入,导致当前金融危机下,这个经济外向度并不高的省份,受到了比有些沿海省份还要大的冲击。
"经济景气之际,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型往往会沦为徒劳的口号。只有在外部危机压力下,不转型不能生存时,人们才能更理性地思考,转型才能成为现实。"邯郸市地税局局长左晓龙说。
目前,河北决心5年内突破"一钢独大"格局,推行以电气设备、交通运输装备、专用设备为重点的装备制造业振兴,痛改当地过度依赖高耗能产业、低技术含量产品比重过大的不利局面。
城乡发展的"统筹兼顾"难题也在两会讨论中频频出现。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说,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在逐步扩大,"这种扩大趋势严重抑制了农民的消费能力。"
他认为,作为一个发展不平衡的大国,中国想改变城乡差距,仍然需要一个发展过程,"完全改变它的可能性可以说是很小的"。
全国人大代表蔡德宽则关注如何解决农村急需的基础设施建设问题。他说今年中国进一步增加农业补贴,中央财政拟安排补贴资金1230亿元,这些资金分到数亿农民手里,户均只有一二百元,"撒芝麻盐"解决不了大问题,应该把这些钱"捆绑"使用,集中建设水、电、路、讯。
"农民工为城市建设做了那么多贡献,我们农村的基础设施也应该建得好起来。"他说。
除了统筹兼顾的难题,代表委员甚至普通公众也在讨论"保八"面临的政治社会领域挑战,比如,腐败问题的干扰。
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周玉华说,四万亿投资大蛋糕下,尤其要防止官员腐败、私吞公款。
编辑:富文佳 来源: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