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在线 07年两会>文化品牌>文化国力
“文化大国”有多大?

[ 2007-03-04 17:12 ]

 

中国日报网环球在线消息:文化乃国家之心,民族之魂。历史上的分分合合从来不曾切断中国文化的传承,书法、功夫、汉语、美食、剪纸、爆竹……,热销世界的中华文化品牌很多。抛开这些中华文化名品,“文化大国”的背后还有什么?

《树立文化国力理念,建设世界文化大国》

当今世界形势正在发生重大而深刻的变化。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经济全球化程度不断加深,政治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在这个大背景下,人们更加关注文化及其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特殊作用。这是因为20世纪的两大问题,和平与发展问题,非但一个也未得到根本解决,还积累了诸多“全球性问题”,比如:“东西问题”──不同社会体制的对抗问题,“南北问题”──南北贫富差距问题,以及环境和生态问题、资源和能源问题、人口和粮食问题等等。而在所有这些问题之上或背后,都高悬着或隐藏着一个文化问题。

人们已经认识到,世界各民族独特的文化传统与历史 特性对现实的经济、政治和技术行为等都有可能产生潜在的制约力量,并且对社会发展具有根本性的意义。文化与发展的关系越来越引起国际社会 的广泛关注。 不仅如此,当代国家力量的衡量已经不再仅仅局限于经济和军事力量,文化也已经从后台走向前台,文化国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内容。与此同时,文化因素在国际关 系中的地位日趋突出,文化外交和文化交流与合作正 在成为各国总体外交的重要内容,各国政府,特别是发达国家,十分重视通过文化交流弘扬本国文化,宣传自己的国家,扩大自身的影响。利用文化提高本国国际地位和影响力已是世界各大国的一项战略选择。

(一)文化与发展:一个新型战略课题

自从奥洛夫.帕姆主持下的裁军与安全问题独 立委员会主要针对东西问题--两种社会体制的对抗问题于1982年出版《共同的安全》, 勃兰特主持下的国际发展问题独立委员会主要针对南北问题--南北贫富差距问题于1983年出版《共同的危机》两大主题报告之后,和平与发展已被公认为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建设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已经成为国际社会的两大主要任务。在挪威前总统布伦特兰女士主持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1987年4 月发表《我们共同的未来》的主题报告,针对环境与发展问题提出可持续性发展战略,联合国前秘书长佩雷斯.德奎利亚尔主持下的世界文化 与发展委员会1995年秋完成《我们创造力的多样性》的主题报告,针对文化与发展问题,可以说相应地提出了内源性或者创造性发展战略以后,环境与发展问题和文化与发展问题一起成为当今世界最为世人瞩目的两大新型战略课题,建设公正合理的国际环境新秩序和国际文化新秩序,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创造性发展战略(或者称为创新发展战略)已经成为国际社会的两大新型普遍共识。

固然,一般来说,政治和平与经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主线,环境与发展、文化与发展还是两个新兴的副题、副线,但是把和平与发展仅仅理解为政治和平与经济发展无疑是狭隘的。超越局限于政治与经济的旧的发展观,以人为中心,把经济、政治、环境和文化纳入全面发展理论之中,作为并列的内生变量对待,确立经济、政治、环境与文化相互协调的全面发展、总体发展理念,应当成为世界各国的共同选择。在这里,发展的概念必须拓宽,它不再只是指称经济发展,而是与政治、环境与文化连接起来,产生了政治发展、环境发展(而不只是环境保护)和文化发展的概念。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了"人类发展"的概念。《我们的创造力的多样性》报告提出了世界多元文化发展主张,明确指出"文化政策是发展政策的基本组成部分",并且强调"脱离人或文化背景的发展是一种没有的灵魂的发展",甚至认 为"发展可以最终以文化术语来定义,文化的繁荣是发展的最 高目标"。尤其需要指出的是,以知识、文化与人力资源开发为主干的创造性发展战略,是人类不取诸外,返求自身的一种内源性而非外源性、可再生而且可以不断提升的新型发展战略。它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外部世界的限制,推动着人类社会在不断地创新与超越过程中迈向更高境界。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