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北京故宫博物院。
昔日的紫禁城,今天有两个名字,一是故宫,一是故宫博物院。作为“故宫”,它是明清两朝皇宫,从1420年建成到现在有近600年的历史;作为“博物馆”,它从1925年成立并对外开放,至今已有87年历史。如今的故宫博物院,正走在成为世界一流博物馆与历史遗迹的路上。
记者:许多人并不了解故宫多重的文化身份,您能否就此为读者做一介绍?此外,故宫多年来做了大量的、不为普通参观者所知的幕后基础性工作,具体来说有哪些?
单霁翔:故宫有着特殊的文化身份。第一,它是世界最大的木结构古代宫殿建筑群;第二,它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中国政府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后,第一批进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人类文化遗产;第三,它也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参观人数最多、藏品最为丰富的博物馆之一;第四,故宫及其周边古建筑群的存在,造就了北京平缓开阔的历史城区格局,确立了她独一无二的城市魅力。
106公顷的用地和将近9000间房屋,共同构成了故宫极为特殊的博物馆空间格局。其陈列展览根据藏品特色、空间格局和建筑形式进行了多种安排。第一类是对故宫一些殿宇、厅堂建筑群按照原初功能进行的原状陈列,目前有太和殿、养心殿等26处原状陈列展览。第二类是常设陈列展览,如珍宝馆、钟表馆、书画馆、陶瓷馆以及正在筹备的雕塑馆等。第三类是专题陈列展览,随着故宫古建大修工程的开展,这些年先后开辟了午门、神武门、斋宫等展厅,举办了“明永乐宣德文物特展”、“故宫文物南迁史料展”、“兰亭特展”等。仅2011年,故宫博物院内就办展览45个,以多种形式满足观众参观的需求。
近年来,故宫博物院开展了很多史无前例的基础性工作。一是在藏品管理方面,进行历史上最彻底的藏品清理,使故宫文物由近100万件增加到180多万件,并做到了账卡一致,实现了电子化,摸清了家底。二是在古建筑保护方面,从2002年开始,在坚持每天开放的情况下,进行大规模修缮。三是在故宫整体保护方面,收回了院内长期被外单位占用的文物建筑,同时收回紫禁城外的故宫文物建筑,例如御史衙门、大高玄殿、端门及两侧朝房等。第四,在文化传播方面,故宫博物院正式开始了走向世界级现代博物馆的历程,从2005年开始,与卢浮宫、大都会、艾米尔塔什、维多利亚与阿尔伯特、东京国立博物馆等世界著名博物馆建立了长期的战略合作关系。
记者:近来故宫安保工作引起公众的关注,故宫在这一方面有何改进?故宫周边的文化环境是否有所改善?
单霁翔:对故宫博物院来说,文物建筑、文物藏品、观众的安全是头等大事,应该永远放在首位。故宫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木结构古代宫殿建筑群,又是接待观众任务最为繁重的博物馆,其文物藏品具有极高的综合价值,因此无论是安防工作,还是消防工作,都极其复杂繁重。
故宫博物院目前运行的安防系统是10多年前的设备和技术,已经不能满足当前安全防范形势的需要。我们正在分期进行系统提升改造,每一期都多项并进,综合利用多种手段。正在实施的安防系统改造工程预期在2014年竣工,故宫的安全防范水平会有明显提高。但是,安全防范水平的提升需要永不停滞地开展,要紧跟世界前沿,及时保持理念和技术手段的更新。近期我们加强了对员工文物专业技能的培训,目的是确保故宫文物安全。
作为全球著名的文化旅游场所,故宫承担着繁重的接待任务。2011年故宫的参观人数达到1400多万,过去10年中参观人数增长了一倍,每年出现明显的“两针一峰”现象。“两针”即“五一”和“十一”,“一峰”是暑期,每天接待10万人左右。如何为众多的游客提供优良的参观环境?继端门及两侧朝房收回后,故宫博物院的正门已推进到了端门,形成了一个大规模的文化广场。这个广场以前管理混乱、展览低俗,目前已清退商户和临时展览,初步呈现出清静、典雅的面貌。售票窗口原来在午门前有16个,移到端门朝房后可以增加到30个,避免观众在购票过程中的过分拥挤。一部分端门朝房用于观众咨询和对特殊群体的个性化接待和特殊照顾。
在加强故宫文物建筑整体修缮的同时,我们更加重视古建筑群的日常维修,使故宫的古建筑群保持一种良好、健康、独特的文化面貌,使其既能体现历史沧桑感,又能保持古建筑的稳定保护状态。在维护和改善故宫文化环境方面,我们采用了以下几项措施:
一是在海淀上庄的西玉河建立一个综合性的现代化基地,以及5万平方米的园林。这个基地目前已经整体完工,我们正在研究将故宫内的7栋花房和植物养植场所移入西玉河基地,建立宫廷园艺中心。同时,将目前故宫博物院内堆积的一些建筑构件移入西玉河基地,届时故宫的环境将更为整洁,这对于提升故宫博物院的服务环境质量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二是整顿故宫西侧环境。目前,从故宫西华门进入故宫博物院至北侧办公区一带,有着和紫禁城风格迥异的大型“屏风楼”,此外还有建筑工地、建筑构件料场等,可以说是故宫博物院内最“脏乱差”的地方,但是这一地带又较为重要,故宫博物院的第一期、第二期地下库房都在这个地方,是故宫文物藏品保存最重要的地方。同时,计划进一步提升文物藏品的保存条件,提升地下库房的使用功能。此外,地下库房上方堆积建筑材料的场地,实际上是明代内务府旧址,希望通过严格论证后,报国家文物部门批复,对此进行复建,使故宫最后一片“脏乱差”的地方得到解决。
记者:每年都有数量众多的游客来到故宫,面对巨大的客流量,故宫将如何改善服务质量与展陈水准,加强自身的文化传播力?
单霁翔:面对不同类别的观众,我们希望提供多样化的服务。例如对于青少年,在故宫博物院的西南崇楼建设数字体验馆,在书画馆建立视频节目播放区,在陶瓷馆设立古陶瓷知识互动区等。目前故宫博物院的自动讲解器能够用40种语言讲解故宫文化,还有不同的汉语方言版本和不同语言风格的版本,使老人、孩子、学生等群体各得其所。目前,我们正在推进自动讲解器的研发和使用。
与台北故宫博物院相比,我们有着独一无二的古建筑群和丰富的文物藏品,台北故宫博物院每年展出文物2000多件,我们每年展出近1万件,但是我们的展厅展示条件有限。这些文物散落在故宫的各个院落,人们进入故宫以后,往往沿着中轴线古建筑群一路参观下来,到了神武门出故宫的时候,才发现只看到了故宫古建筑群,而没有看到故宫博物院的文物藏品。
为了弥补这种遗憾,把故宫博物院的文化身份清晰地展示给观众,我们希望经过努力,在故宫的南部,也就是在午门和两侧雁翅楼以及文华殿、武英殿区域构成一个博物馆群。故宫的午门城楼已经是面积700多平方米的现代化展厅,能够举办高级别的珍贵文物展览,而午门城楼两侧的雁翅楼各有1000多平方米,具有更加宽阔的面积。因此,希望在不改变午门和两侧雁翅楼外观的情况下,使其组成一个将近2800平方米的大型展厅群。在这方面,故宫博物院已有一定的经验:午门展厅改造完成后,不仅很好地保持了古建筑的外观和格局,还成功加装了现代化展览设施,此项创举得到国内外同行的赞许和观众的很好反响,并获得了“十大科技成就奖”。午门展厅群,加上文华殿的陶瓷馆、武英殿的书画馆,将构成一个整体的、可被称作“金三角”的故宫博物院展览区域。这个方案实施后,观众从午门进入故宫博物院,在到太和门之前,就能首先看到这些集中的文物展览,既方便观众,又凸显故宫博物院的文化形象。
我们也将继续利用现代电子科技手段向公众阐释故宫的文化特点。比如成立数字所,利用数字技术演示三大殿木结构的特点,对故宫中那些空间狭小但极富艺术信息的厅堂空间,例如养心殿、倦勤斋等,通过数字技术方式展示出来。比如位于故宫养心殿内的三希堂,面积只有8平方米,人们不可能到这样狭小的空间去观赏文物,但是这里的文化含量非常丰富。为此,经过研究,我们决定采取数字化手段,对这些故宫实景进行加工、采集,通过虚拟现实技术,使人们能够自己动手操作,参与性地“进入”这些庭院、房间内,观看其中的文物和陈设。经过多年努力,目前已经先后完成了《天子的宫殿》、《三大殿》、《养心殿》、《倦勤斋》等4部虚拟现实作品,并计划在近两年内完成故宫博物院数字博物馆建设。
与此同时,我们走出故宫博物院的围墙,与社会各界开展更广泛的合作。2010年故宫博物院与首都机场合作建设“文化国门—故宫印象”文化展示项目。这个唯一进入首都机场的文化设施,不仅有利于故宫文化的传播,也会给文化国门的建设贡献一份独特的力量。故宫博物院的院徽标志和“紫禁城”、“故宫”两个驰名商标,是故宫的重要文化载体,非常值得珍惜。近年来,故宫博物院认真开展各类文化产品的研发工作,希望今后故宫商店内的每一件文化产品,都是故宫文物藏品历史文化信息的独特呈现,都具有独特的文化品质,希望通过这些文化产品,使人们“把故宫文化带回家”。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编辑:冯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