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上荒城猿鸟悲,隔江便是屈原祠。一千五百年间事,只有滩声似旧时。”这是宋代大诗人陆游路过秭归时,目睹了屈原祠在一片残废荒凉之中,心中感慨万千,于是写下了这首七律诗篇。
在屈原抱石沉江500多年后,屈原家乡的人民为了缅怀他,修建了屈原祠。
公元九世纪,也就是唐元和15年(公元820年),时任归州刺史的右神策将军王茂元,了解到屈原是秭归人,然无庙祠以祭,于是便按《史记》及《图经》等典籍所载之描述,组织秭归的父老乡亲及工匠,在归州城东5里的屈原沱,离江水500米的山坡上建起了秭归历史上第一座屈原祠。其“神象章服,悉遵唐制。”并作《楚三闾大夫屈先生祠堂铭并序》,铭文充分颂扬了屈原“先生义特百夫,文雄千古,其忠可以激俗,其清可以历贪。”并对屈原的遭遇深表哀悼。后来这篇铭文被宋代收录于四大书之一的《文苑英华》。
200多年后,到了公元1080年,也就是北宋元丰3年,宋神宗皇帝赵顼诏封屈原为“清烈公”。这是有史书记载以来,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为屈原封号的皇帝。消息传到秭归后,屈原家乡的人民无不为之高兴。大家自发地组织起来,募捐款项,在屈原沱原址重新修建了一座屈原祠。祠宇为硬山顶,四合院式,有山门、大殿、后殿、配房四大部分组成,总建筑面积约400平方米。这也是屈原祠自修建以来的第一次出现的关于屈原祠的建筑风格、式样、规模的文字资料,取名为“清烈公祠”。
到了元朝泰定初年(公元1324年),时任归州知州的王秃哥不花对清烈公祠…….“尝修之,久而挠无以妥,灵将遂湮废”。经考证,当时州府财力有限,时逢灾荒,且无民力,又无修葺淄重所致。过了18年后,也就是元至正2年(公元1342年),郡长密儿哈吧提议再修,并率先捐款。秭归人民看见官老爷拿出自己的奉银倡导维修屈原祠,于是纷纷解囊相助。正在商议维修方案如何筹集材料之时,忽然长江陡涨洪水,从上游漂流下来许多木材。密儿哈吗迅速组织当地深识水性的船工,到江中捡拾了大量的木材。大者以为栋梁,小者以为榱角,门堂寝室,咸资其用,民欢呼曰:“我侯兴土木,财不伤,民不扰,神输鬼运,阴或相之(?)。”此事被当地百姓相互传颂,成了一则带有神秘色彩的故事。经过两年的努力,新祠落成,郡长密儿哈吗将清烈公祠改为“清烈公庙”,并请湖北道佥宪耶律恒齐出面,邀湖广儒学提举黄清老作《清烈公庙记》以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