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消息:今天,上海全市中小学生开始全面接种甲流疫苗。而在上月15日,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全院750多名医护人员及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的医护人员,已在沪上首批接种甲流疫苗。如今一月将近,市公卫临床中心副院长、市甲流治疗专家组组长卢洪洲昨日告诉记者,全院750多人除个别短时间低烧、腹泻外基本“没啥反应”,他本人也没任何不良反应。
再往前倒推五年,2004年的11月16日,有90年历史的原市传染病医院(市区门诊部除外)整体迁往金山成立了今天的市公卫临床中心。3年前本报“新闻视点”题为《假如SARS再来》一文曾写道,上海率先建起、当年度市政府一号工程、专门应对重大突发传染性感染性疾病的这家大型医学中心,将历时3年基本建成为上海市公共卫生的“快速反应部队”。而今3年已过,甲流正当凶猛,“已开始进入流行高发期和持续快速上升期”、“世卫组织重申接种疫苗是预防甲流最好方式”……
记者赴金山,现场听答疑。
目前5至24岁人群感染率最高
对青少年的防控为重中之重
和3年前一样,驱车从A4高速公路亭卫出口处下,一转就到该中心。还是那样的绿茵丛丛。不同的是,如今这里的应急病区已治疗过240多位甲流患者。中心院长张志勇介绍,中心应急病区的病房皆为负压病房,即外面的新鲜空气可流进病房,而病房内的污染空气仅以专门通道排放,极适合隔离治疗包括甲流在内的呼吸道传染性病患。医护人员陆艳说,她曾3次被抽调至应急病区照顾甲流病人,“我们已将行李打包,随时待命。”
新闻视点:随着天气转冷,我国甲流疫情“第二波”又将出现哪些新动向?上海如何调整应对?
卢洪洲:目前,疫情随秋冬来临自北向南有暴发趋势。上海在防控“第一波疫情”的过程中积累了很多经验,比如隔离消毒的规范更科学、患者治疗方案中的药物使用更适度。我们正在细化“第二波疫情”的应急预案,在坚持和完善前一阶段行之有效的各项防控措施基础上,考虑到大多数患者将是会自我康复的轻症甲流,医院将为主接治重症患者,所以新的预案专门针对重症甲流拟了临床护理常规及诊疗规范。
新闻视点:那如何自我判断轻或重症?
卢洪洲:如出现以下八种情况之一者,则为重症病例。1、持续高热超过3天;2、剧烈咳嗽,咳脓痰、血痰,或胸痛;3、呼吸频率快,呼吸困难,口唇紫绀;4、神志改变,反应迟钝、嗜睡、躁动、惊厥等;5、严重呕吐、腹泻,出现脱水表现;6、影像学检查有肺炎征象;7、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等心肌酶水平迅速增高;8、原有基础疾病明显加重。
甲流最常见的症状包括咳嗽、发烧、咽痛、疲倦及头痛等,恶心、呕吐或腹泻的发生率较高。
新闻视点:若怀疑已被感染,是否需要自行隔离?病情是否会突然加重?怎样确认是否需要住院?
卢洪洲:需要自行隔离,尤其是青少年。从目前疫情来看,发生在学校的疫情数量在总体疫情中占相当比例;从确诊病例年龄分析来看,5岁至24岁人群感染率最高。正因为青少年活动范围大而且容易集聚,所以对他们的疫情防控为重中之重。另外,病情在3至5天后确实可能突然加重,所以建议有感冒症状以及刚才所说八种情况之一者,主动去医院治疗。
不良反应率极低属安全范围
抗体者半年至一年内不感染
从外表上看,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的小楼,和中心其他楼少有差别。但医护人员介绍:“实验室管理非常严格,连院长都不允许随意出入。”记者进入楼内,金属质地的大门紧闭,只能在外部监控室通过监视器观察实验室内的图像。中心副院长袁正宏介绍,目前实验室正处于调试、消毒的“休息期”,要为来势汹汹的甲流第二波疫情做足准备。
新闻视点:世界卫生组织本月3日重申,接种疫苗是预防甲流的最好方式。但不少人对我国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研制出疫苗仍有疑虑。您是复旦大学病毒学教研室病毒学专家,能否为我们讲讲其中的道理?
袁正宏:首先,疫苗从研发到生产的每个环节都严格遵守流程规定,而且大规模临床试验证明,不良反应率极低,属于安全范围。其次关于来源,我想强调的是,我国接种的甲型H1N1流感疫苗,研制基础和世界上所有疫苗生产企业一样,都是从世卫组织获得的可直接用于疫苗生产的毒株。顺便说一句,5月24日上海首例患者来了后,我们实验室立即启动了病毒分离培养的工作,成功分离出两株甲型H1N1流感病毒,提交全球流感共享数据库,为全球科学家分析、监测并研制疫苗做了一定的技术性工作。
新闻视点:那么我国甲流疫苗的生产能力如何?多少时间才能满足重点人群防疫?
卢洪洲:预计到年底生产疫苗6500万支,春节前1亿支。若要满足卫生部所提的3.9亿全国重点人群(包括解放军、武警部队官兵和公安民警,外交、口岸检疫、海关、边检、铁路、民航、交通、电网、殡葬等关键岗位公共服务人员和一线医疗卫生人员,托幼机构教职工和中小学校学生及教职工,慢性病患者等)的需求,还需两年左右。
新闻视点:重点人群何时到何处可以接种疫苗?疫苗接种是否免费?
卢洪洲:个人不能自行购买接种,重点人群需要等待接种通知,通知会告知时间地点。接种免费,原则就是知情、自愿、免费。
新闻视点:接种甲流疫苗之后是否就不会再感染甲流?
卢洪洲:接种甲流疫苗之后,14—21天开始免疫保护。此后,产生保护性抗体者,半年到一年内一般不会感染。
接种后要避孕半年是流言
注射疫苗不会造成后遗症
自卫生部发布通知调整甲流防控策略后,轻症患者居家隔离治疗,应急病区的病床便逐渐空了,有时一连几天也没有收治一名。昨日,中心仍未住有甲流病人。“但愿病房一直空着。”该中心负责宣传的周耀伟自言自语,记者将此理解为一种祝福。
新闻视点:现在很多人有疑问,孕妇、儿童也属可接种人群吗?
卢洪洲:3岁以下儿童目前不可接种,因为临床试验只在3岁以上人群中开展,还缺乏3岁以下的数据。患急性疾病、严重慢性疾病、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期等,以及有鸡蛋过敏史、接种疫苗过敏史和其他严重过敏史的,也不能接种甲流疫苗。孕妇出现流感症状后,较易发展为重症病例,应当给予高度重视。目前的流感疫苗对孕妇没有造成直接和间接的伤害,所以世卫组织还是推荐对孕妇接种疫苗,而我国正慎重研究。另外现在有流言说,接种后要避孕半年,这是不对的,接种疫苗对怀孕不会有影响,无需考虑避孕。还有,3岁以上儿童、老人与普通重点人群一样,接种剂量都是一次15微克。
新闻视点:接种疫苗后怎么注意观察自身反应?
卢洪洲:就以我们为例吧。上月15日,中心作为甲流疫苗临时接种点之一,接种后每人发了一张小卡片,写明接种后请在接种地点观察30分钟;接种部位24小时内要保持干燥和清洁;发热和接种部位肿痛硬结都属正常,发热者可以多喝水,红肿者冷敷,疼痛和硬结者可热敷。如有持续发烧或其他严重症状应到医院就诊。
新闻视点:注射疫苗会不会对人体造成后遗症?
卢洪洲:确切地说,接种甲流疫苗后,仅少数人可能会出现轻微而且可以自愈的不良反应,不会留有后遗症。
累计收治甲流病人240余例
是中心落成以来最大的考验
记者在现场看到,中心应急病区划分为污染区、半污染区和清洁区,统统严格消毒隔离。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记者换上白大褂,加披防护服,还有长鞋套、手套、口罩、帽子、护目镜,一样也不能少。如此严实包裹后,闷不可言。不过病人在内不用如此。病房内采光很好,落地大窗外成片的草地,一目了然。
新闻视点:我们注意到,你们中心应急办专门针对甲流的《应急工作手册》是5月15日编印的,而仅仅9天之后,5月24日中心就来了上海首例输入性甲型H1N1流感病人。
张志勇:我们不是先知。这份应急手册其实只不过是最新版本的..0版预案。平时我们每年至少举行两次大规模演练,每演练一次都对预案有所改善,渐渐从最初的0.1版发展到了2.0版。其中最真实的一次演练是5月7日,全中心750多名医护人员全心投入,仅我一人明白这只是演练。之后,甲流患者很快就来了。迄今在中心累计收治的240余例甲流患者中,未发生医疗差错、纠纷、投诉,实现医务人员“零”感染。可以说,这是中心落成以来最大的考验,也是我们表现最好的一次。
新闻视点:面对“第二波疫情”,中心做了怎样的准备?
张志勇:中心已经开始紧急准备重症甲流病例的集中收治工作,新的应急预案已上报市卫生局。我们预留了150个床位,还做好了容纳500名以上病患的准备。此外,中心还有一个50余人的信息采集团队,随时监测、采集国内外疫情信息。
新闻视点:中心已成立5年,可以说从诞生之日起就肩负了特殊使命。当时SARS肆虐未毕,上海提出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中心的建立被作为年度市政府一号工程。简单地说,这似乎就是上海永久性的“小汤山”?
张志勇:应急,是我们最重要的使命。但我们这座“小汤山”不是临时的。我们的任务是临床医疗、教学、科研和紧急应对,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紧急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比如这次应对甲流疫情。
袁正宏:为了病人,中心的投入前所未有,比如我们已开展工作的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病原微生物应急检测实验室,是全国少数几个最早开展了甲流病毒株分离实验的实验室之一。平时实验室还可为艾滋病、结核病、禽流感,及SARS的诊断、疫苗、药物开发等各项相关研究工作提供基础。从这点而言,中心的存在就不只为满足眼前需要。
编辑:马原 来源:新闻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