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消息:11月12日,投资50亿元的辽宁沈阳进口可利用废物再生示范园项目、投资两亿元的哥士德玻璃生产加工基地项目、投资3亿元的太阳能光伏电池生产基地项目等11个大项目集体签约落户沈阳近海经济区。此举不仅意味着总计65亿元的投资顺利落袋,还标志着全国第5家、东北首家国家级环保产业示范基地进驻沈阳近海经济区。
国家级环保产业示范基地项目,是沈阳创建全国环境建设样板城工作的核心内容,即在沈阳近海经济区建设占地100平方公里的环保产业园区,力争用3年时间实现静脉产业产出超百亿元的目标。
静脉产业是垃圾回收和再资源化利用的产业,又被称为“静脉经济”。沈阳近海经济区常务副主任葛海军介绍:“环保产业示范基地将主要发展再生资源利用、造纸等5大产业,并通过提高准入门槛、执行严于国家标准的地方环保标准等方式确保产业与环境的友好。”
签约的11个项目中有5个是环保产业项目,它们成为沈阳环保产业示范基地首批入驻企业。这些企业将废电机、废电线、废电缆、废五金电器等可利用废物拆解后,所产生的钢、铁、铝等金属加工原材料供给辽宁乃至东北的工业制造企业,在一定区域内形成自有产业链条,发展循环产业和循环经济。这11个项目达产后,预计可实现产值257亿元,利税33亿元,创造就业岗位4万余个。
编辑:肖亭 黄煜瑜 来源:中国日报辽宁记者站(记者 吴勇 刘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