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消息:连日来,互联网上广为流传的广西烟草某局“局长日记”引起了极大轰动,有网友“人肉搜索”查实,日记主人系广西来宾市烟草专卖局原局长,现任广西壮族自治区烟草专卖局销售处处长的韩峰。
广西壮族自治区烟草专卖局有关人员今日向法制日报记者证实,韩峰曾在钦州担任某领导的秘书,后调入烟草系统,先后任钦州市烟草专卖局局长、来宾市烟草专卖局局长、广西壮族自治区烟草专卖局法规处处长、销售处处长。
广西壮族自治区烟草专卖局相关负责人说,2月22日,在网上获悉该日记内容后,自治区烟草专卖局非常重视,立即召开领导会议,决定对其实施停职检查,同时对日记所记录的不正当男女关系、收受贿赂等问题进行初步调查。经查实,韩峰确实涉嫌违纪违法行为。3月1日下午,自治区烟草专卖局纪检监察部门已经正式对其立案调查,并同时上报国家烟草专卖局。3月2日上午,自治区烟草专卖局主动报请自治区纪委、自治区检察院介入调查。
网民热议官场生态链
虽然此事正在调查之中,但不少网友纷纷就此发表了看法。
有网友认为,这些日记可能是捏造的,“谁会在日记里留下违法违纪的证据?”也有网友认为,写类似的“局长日记”,此位局长不是第一个,也绝不是最后一个。海南落马官员李庆普、重庆市第三人民医院原院长刘松涛都有相同的经历。
有网友说,“局长日记”中到处充斥着“权、钱、色”。而“权、钱、色”已经成为构成官场生态的“铁三角”。官员手中有权,就很容易搞到钱。官员既有权又有钱,自然也会贪色。权钱交易、权色交易相互交织在一起,贯穿支撑起整个官场生态链条。
也有网友提出,韩峰是一局之长,而且还任过法规处处长,难道他不知道日记所记录之事违法乱纪吗?
网络反腐再显锋芒
“局长日记”在国内各大网络社区疯传的同时,也再次引发了社会对网络反腐的热议。
据国家有关部门调查显示,在当前公众最愿意用什么渠道参与反腐的调查中,排在首位的是“网络曝光”(占75.5%),接下来是“举报”(58.2%)、“媒体曝光”(53.8%)、“信息公开”(48.0%)、“信访”(30.6%)、“审计”(30.1%)。
有业内专家研究发现,网络作为反腐的工具和手段,具有几个方面的优越性。
首先,网络能够全天候地传播与实时发布信息,能把时间的占有权完全交给公众。同时,网络没有门槛限制,任何人都可以在网上表达意愿,容易形成官民平等对话、信息及时反馈的良性惯例,从而克服传统信访方式存在的障碍,消除官民之间的隔阂,避免面对面的传统监督带来的尴尬和不快。
此外,网络集声音、图像、动作、文字为一体,网民可以多渠道地搜集证据和信息,让全社会能在第一时间关注到惩治腐败的进度,也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展示腐败分子的丑恶嘴脸和卑鄙行径。
这位专家认为,网络反腐最吸引人的地方,在于其匿名性和透明性。他说,匿名表达使得网民获得前所未有的安全感和主体地位,从而激发网民的监督热情,一改过去担心被打击报复的情况。
“双刃剑”亟需立法规范
在力挺网络反腐的同时,也有专家提出,当前网络反腐工作存在问题:一是网络发展不平衡,尤其在广大农村,群众对网络的认识特别是网络监督的概念还是非常模糊,主动参与网络监督的意识很淡薄,加之网络使用费偏高,制约了群众参与反腐的积极性;二是参与网络反腐的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利用网络扰乱社会秩序的情况还时有发生。
由于网络具有开放性和匿名性的特点,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利用网络散布谣言,侵犯他人合法权益,扰乱国家正常的政治和经济秩序。同时,网民来自不同地域、不同阶层、不同职业,其阐述的观点难免受到视野、情绪、利益、情感等因素的影响,未必都是站在客观公正的立场上。
另外,网络反腐管理机制不健全,也是一个突出的问题。目前由于相应的网络反腐监管制度措施不到位,监督手段缺乏或受到限制,网络监督信息就不可避免地带有局部性和片面性,以致有的地方、有的官员漠视网络监督,对网络声音置若罔闻,甚至对网络举报人进行压制和打击,加之在运用网络反腐败过程中,各种监督力量之间没有形成很好的整合,反腐成效受到一定的影响。
为此,有反腐专家提出,应当强化对网络反腐的法律规范与约束,建立完善网络反腐制度平台,保障举报信息的及时处理与反馈。在推动网络反腐过程中,各级政府部门既是执法的力量,也是被监督的对象,要在现有的政务公开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各政府网站在群众中的影响,要把网络反腐的特殊优势发挥到最大,可专门设置网络投诉举报中心,公开纪检监察机关的电子邮箱地址,使群众可以把投诉举报信息直接发给负责人,由专门的工作人员处理每天的投诉和举报,交由单位负责人审查,及时反馈处理意见给在网上投诉举报的群众。同时,可通过建立一条通畅的网络反腐材料处理专门渠道,整合纪检监察、司法等部门的职能,根据调查结果决定是否进入司法调查程序等。
来源:法制日报 编辑:马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