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驻京办如何撤销
记者观察
驻京办的市场化转型
驻京办的撤销早在很多年前就已经炒得沸沸扬扬。在《驻京资讯》社长李罡的记忆中这是第三次了,“正因为有前两次的惊吓,已经有不少驻京办早在几年前就开始了市场化转型”。李罡说,这种转型其实就是政企分开和后勤社会化的尝试。
部分驻京办变身协会
李罡说,福建沙县驻京办由于早在几年前就开始介入沙县小吃的推广,同时挂有沙县小吃驻京办的牌子,因此,在运作上,它更显得像一个自负盈亏的协会,只是在必要的时候会以政府的身份召集大家,负责维稳的部分功能。
在京福建沙县小吃一连锁店店主罗先生介绍,2008年,沙县驻京办曾经举办过一次联谊会,把所有在京沙县小吃的业主聚集起来,大家共谋出路,互通有无。尽管当时大家都知道组织者是沙县驻京办,但到会者很少能感觉到政府的影子,更多的是一种乡情气息。罗先生说,那次聚会让他认识了不少同行,他所在的小吃店信息后来还被挂在了沙县驻京办的官方网站上免费推广。
对于县级驻京办撤销的通知,不少专家认为,对于沙县之类的驻京办,尽管政府层面的驻京办撤销了,但沙县小吃驻京办的牌子不会倒,其所承担的推广当地小吃连锁品牌的任务仍将延伸下去。
记者了解到,与福建沙县驻京办有同等功能的还有新疆和田县,由于和田玉在京已经形成了特有的产业链,因此,和田驻京办的转型也将更加自然。
“机构撤销后,人员可以保持不变,但政府色彩应变淡,协会功能则有望加强”,北京大学社会学教授郑也夫曾经做过驻京办方面的专门研究,他说,相当一部分驻京办撤销后,受产业群组的牵扯,很自然地会逐步转型,成为一种协会性质或者行业性质的机构。这未必是坏事,削弱政府背景、提高市场运作空间才能有效引导驻京办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