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您曾援引香港某杂志上的一句广告词说,投资错过了深圳特区,错过了上海浦东,千万不要错过天津滨海新区。为什么?另外,天津市提出,“不分内外资、不分所有制、不分大中小,只要是好项目我们都要引到天津来”。天津已经吸引了一大批大项目落地生根,那么下一阶段“好项目”的标准和引进的重点是什么?
黄兴国市长:上世纪80年代,深圳的开发开放,主要是发挥全国改革“窗口”和“试验场”的作用。90年代,上海浦东新区开发开放,主要是推进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是在我国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背景下展开的,要探索新时期科学发展的新模式。
国家之所以把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纳入国家总体发展战略布局,是因为它具有多方面的比较优势。一是地理区位优势。滨海新区对内腹地辽阔,涉及12个省市自治区,是联系南北方、沟通东西部的重要枢纽;对外面向东北亚,是连接亚欧大陆桥最近的东部起点。二是综合服务功能优势。滨海新区有货物吞吐量居世界第五位的港口,有全国最好的经济技术开发区,有北方最大的保税区,同时,还聚集了保税港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园区、综合保税区等几乎所有形态的对外开放区域。三是产业和科技优势。滨海新区集聚了航空航天、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众多优势支柱产业,还有密集的教育、科技、智力和人才资源。四是土地和资源优势。滨海新区有1200多平方公里盐碱荒地可作为生态和建设用地,有丰富的油气、地热和湿地资源。这些优势都集中在一个地区,确实是不多得的。
滨海新区这些年的经济发展很快,势头很猛,已经成为我国继深圳经济特区、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带动区域发展的新的经济增长极。国家非常支持滨海新区的发展,国家有关部委分别制定优惠政策,全力推进滨海新区开放建设。天津市也从财政、税收、土地、服务等各个方面支持企业发展和项目建设,为各地投资者打造了良好的投资环境,滨海新区已成为投资的热土和回报率较高的地区之一。目前,世界500强企业已经有96家在新区落户,外商投资企业累计超过1.5万家。所以有媒体说,如果投资者错过了深圳,错过了上海浦东,千万不要再错过天津滨海新区。
坚持抓大项目好项目不放手,是天津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全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制胜一招。自2007年天津市第九次党代会到目前为止,全市已累计推出各类重大项目940项,累计投资1.84万亿元,不仅优化了产业结构,而且增强了发展后劲。我们强调坚持不懈地抓大项目好项目建设,要不分内外资、不分所有制、不分大中小,只要是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符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求的项目,都要努力吸引过来,着力促进高新技术产业、新兴战略产业,以及循环经济、绿色经济、低碳经济的发展。当前,我们正在围绕航空航天、石油化工、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国防科技、轻工纺织8大优势支柱产业,逐个制定产业发展规划,重点吸引相关的大项目好项目,延长产业链,培育更多的经济增长点,打造优势产业集群。同时,在发展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旅游业、商贸会展、中介服务等方面,也是我们吸引项目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