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6日下午,2010年屈原故里端午诗会在湖北秭归举行。
6月16日下午,2010年屈原故里端午诗会在湖北秭归举行,这是端午节申遗成功后首届“屈原故里端午文化节”的活动之一,70名来自大陆和台湾的诗人齐聚一堂,诵诗贺端午。著名诗人余光中,在诗会上朗诵诗作《汨罗江神》。
上世纪70年代初,一首感动两岸的《乡愁》,让余光中成为台湾、大陆文化交流的标志性人物。自1992年第一次重返大陆,18年间,余光中已经回大陆五六十次之多。“如今我的诗不写乡愁了,我写回乡。”余光中笑说。6月15日晚的见面会上,年届80的余光中,回答数十家媒体的问题时依然思维清晰,言辞幽默。
在6月16日“屈原故里端午文化节”的屈原公祭典礼上,余光中首次公开朗诵新近创作的第七首关于屈原的长诗《秭归祭屈原》。余光中认为,申遗成功代表了国际对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价值的认可,申遗举动说明中国社会日益重视文化的意义。“屈原、李白、杜甫等大诗人都是我们的源头,上流清,下流畅。诗人们的情操是我们的胎记,不可磨灭,这根文化接力棒不能从我们手里落到地上。”余光中认为,传承优秀古典文化是当代人的责任。
“我最想做的是是中文,一直致力于四度空间——诗歌、散文、评论、翻译的我,希望把中文这个半径延长,影响到更多人。”
端午诗会上,另一名来自宝岛台湾的著名诗人萧萧则朗诵了一首《上善之神——屈原的润泽》。萧萧祖籍福建,九代以前举家迁至台湾,从小在彰化长大:“每年端午我们都会赛龙舟,吃粽子。但是都没今年这次端午文化节盛会热闹。通过过同一个节日的方式来加强两岸文化交流,比经济手段和政治手段更加有效果。”
来源:中国日报湖北记者站 (实习记者 彭芸 记者 郭睿 ) 编辑:邓京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