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篮子”离不开“菜园子”
生产是消费的源头,“菜篮子”的稳定离不开“菜园子”的建设。在社会强烈关注市民“菜篮子”的同时,农民的“菜园子”也理应受到足够重视。
农产品价格如何,不仅关系到城里人的生活消费,更直接影响到农民的收入水平。平心而论,农民作为农产品的生产者,所面临的市场风险和压力要远远高于消费者。无论是种粮还是种菜,从撒上种子那一刻起,少不了要浇水、施肥、除草、灭虫……辛勤劳作几十天甚至大半年,一场大水就可能让到手的收成打了水漂,血本无归。就算收成到手,能不能卖个好价钱,心里还是直打鼓。 一斤粮、一斤菜,常常只卖出一瓶矿泉水的价。这样的价格,显然没有完全体现出农民的劳动价值。
“最后一公里”菜价上涨最多为哪般?
记者从菜地、批发市场到城市菜摊追踪菜价发现,蔬菜从收购到批发一般加价25%左右,但从批发市场到城内的零售市场,加价往往超过50%,其中少数菜品价格甚至翻倍。城内运输难,卖菜成本高,使“最后一公里”菜价上涨幅度最大,让部分市民明显感到买菜的压力。许多人想不到,这么多配送中心没有一辆合法的运输车辆。原因是国内还没有出台明确的蔬菜运输车标准。”
一头猪拱起多少通胀预期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现的几次严重通货膨胀,都伴随着农产品价格的明显上涨。奥地利学派经济学家罗斯巴德认为,一旦农业这类最弱势部门的商品和服务价格大幅上涨,就标志着全面通货膨胀开始形成。这说明农产品价格是处于价格上涨链的末端而非源头。究竟是农产品价格上涨引发了通货膨胀,还是通货膨胀推高了农产品价格?在新的经济发展条件下,要辩证分析。
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党国英研究员表示,以小麦生产为例,正常年景下原料投入、打工的机会成本以及隐性地租成本,会占到产品销售额的90%左右。如果投入因素分散在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它们的价格普遍上升,必然是国民经济的总供需平衡发生了变化,其后果必然导致农产品价格上升。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王秀清、中国农村政策研究中心副秘书长辛贤表示,在过去的20年间,我国农业减产对CPI上涨幅度的影响在大幅下降,2003年我国农业减产引发的农产品价格上涨仅为6.6%,而实际上涨13%,也就是说其余50%的农产品价格涨幅是农业以外的因素导致的。
农业部农研中心主任宋洪远表示,农产品价格上涨带动CPI上涨仅仅是一种现象,并不表示农产品价格上涨是通货膨胀的原因。2008年实施4万亿元投资计划,2009年信贷投放量高达9.6万亿元,同比增加95.9%,今年上半年信贷投放量增加4.6万亿元。我国广义货币总量达到67.4万亿元,同比增加了18.5%,远高于我国真实经济的增长速度。货币供应量的增加,导致物价水平的上涨,推动CPI走高。
来源:新华财经 编辑:马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