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大编辑学年会会议现场
“数字化时代,编辑出版业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高校编辑出版学科教育的转型是大势所趋,实践性、高层次人才培养任务极为迫切。”11月6日,40余位包括俄罗斯、韩国在内的国内外众多编辑出版学专家及一线工作者聚首河南大学,在“全国编辑出版学研究分会第二届年会暨数字化时代出版高层人才培养国际研讨会”上呼吁:编辑出版人才在数字化时代要从传统向现代转型。
数字化时代 编辑出版人才需从传统到现代“华丽转身”
“从数字化新媒体出现以后,‘书籍消亡论’的声音就一直没有停止过。进入数字传播时代,人们阅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革,这给书籍生产者带来更为巨大的压力。”与会专家们纷纷在会议上提出了编辑出版业面临的现状,在数字传播技术的发展下,出版的概念、功能都发生变化,触角也向更多媒体领域延伸、跨媒体出版获得更多机遇,出版理念亦随之扩充变革。
“2010年,韩国出版界最热门的话题是‘电子书’。”来自韩国中央大学的李正春教授向与会学者介绍了韩国的出版产业情况。他说,目前在韩国,数字出版是大势所趋,电子出版物、智能手机等数字化时代背景下衍生的新型产品交易火爆。李正春认为,尽管传统书本与电子书直接存在竞争激烈,但传统书本仍有其独特的感受性,并且电子书市场存在着技术开发、著作权保护等一些问题,相关制度和措施并不完善,因而也没有得到真正的开发。为此,他表示数字出版产业离不开政府的支持,读书氛围的营造需要社会各界的努力。
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新闻系主任维克多•巴拉布什结合新闻人才培养现状,指出了现代俄罗斯新闻教育发展的三种趋势。目前,俄罗斯高校对新闻系毕业生的培养要求正趋向于集新闻采访、写作、策划、出版、技术设备的使用与维修于一身。为满足业界需求,俄罗斯教育大纲中增加了媒介出版经营与管理、新闻社会学、新闻心理学等课程。同时,还在高校中开办了针对少年的相关专业学校以及针对成年人的“再读培训中心”,以实现“活到老,学到老”的实践教育。
“目前,出版产业面临着从职业化向产业化,从传统出版向现代数字出版转型的问题。数据库建设、技术平台、客户终端是数字出版三大环节。”河南出版集团出版部主任王刘纯结合自己多年的一线编辑工作,针对出版转型与人才需求的问题表明了自己看法。据王刘纯介绍,在数字出版技术方面,目前,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正计划联合通讯运营公司共同发射一颗文化卫星,旨在将世界个领域的相关专业信息的数据能得以上传共享,实现技术交流。
“在编辑出版学的研究道路上,导师和学生是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的。”会上,北京印刷学院李频教授与大家分享了他求学时代对编辑出版学的认识并提出了目前自己对编辑出版领域的思考。其中,服务对象、培养目标、知识体系、能力结构是当下出版教育面临的急需解决的问题。
从理论到实践 实现学界、业界出版人才“无缝对接”
与会专家学者纷纷表示,时代在变,出版教育界的研究也要改变。如何抓住机遇、培养高层次人才是出版教育界的目标。新型编辑出版专业人才,应该是有着大出版、大传播背景的复合型高级人才,不仅能做内容的提供商,更能胜任多种媒体的传播商,甚至是技术设计者。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国际出版人才,实现学界与业界出版人才从学术到实践的顺利对接,以应对国外数字技术中诞生、发展的新型出版业的市场竞争。
围绕这样的培养理念,编辑出版教育界关注的领域也应予以调整。南开大学徐建华教授表示,如何抓住机遇,培养高层次人才是出版教育界的目标。而改革生存与发展是途径。数字出版则需要编辑教育界更多地关注一些出版市场营销、出版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出版专业人员的职业规划等新领域。
谈及我国数字化时代出版高层人才培养问题,河南出版集团出版部主任王刘纯用“人才断奶”“知识断奶”予以概括。他指出,目前只熟悉纸张加工的传统编辑已不是很受欢迎,出版社对既有专业背景,又懂编辑加工技术高层次人才需求则极为迫切。出版是一种复合型的和相对知识技能层次要求较高的工作。为此,他建议在校编辑出版专业的本科生能根据自我发展方向和人才市场需要,选修一门专业课,以加深自己专业素养。
对于此种现状,南京大学出版科学研究所所长、信息管理系教授张志强则给与会师生带来了福音。2010年1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设置出版硕士专业学位,成为38个已设立的专业学位之一。2010年7月,北京大学、南京大学、河南大学等全国14所大学获得出版硕士专业学位的受聘授予权。出版硕士学位培养特色在于强调专业实践和双导师培养,入学考试纳入全国硕士学位考试。
“国家的支持对未来出版学科建设很重要。今年河南大学出版硕士专业学位顺利获批,这对实用性人才培养必定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对一线需要高层次人才的出版社来说,很有现实意义。”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李建伟表示。
来源:中国日报河南记者站 (记者 焦宏昌 通讯员 许诺 吴静) 编辑:杨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