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疑 钱都花哪了?效果又在哪?
据悉,目前全国各地的节庆活动,主要有三种模式:政府主办,政府主办企业承办,企业主办。
张新斌说,由于节庆活动需要多方面协调,政府主导有一定的合理性。
张新斌说,河南一些节庆活动,比如黄帝故里拜祖大典、洛阳牡丹花会等,运作到今天,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是不错的。不过也有一些活动效果不尽如人意,签的经济协议多留在字面上,甚至有些活动举办一段时间后,后继无力。
河南最惨痛的例子,莫过于淮阳的姓氏文化节。
2004年,贫困县淮阳举全县之力,投入数亿元,举办了第一届中华姓氏文化节。
两年后,当淮阳将举办第二届姓氏文化节再次列入政府工作报告时,引起强烈争议。最终,在举办两届后,这项被认为能带领淮阳实现腾飞的节庆,至今没有再举办。
周口市文化局一负责人说,姓氏文化节给淮阳、周口带来的影响还是很大的,只不过资金是财政出,加上淮阳是国家级贫困县,引起强烈反差,“让它成了节庆泛滥的牺牲品”。
记者不久前参与一个地方的节庆活动,也是政府主导,为了将费用降到最低,有实力的企业被要求“承包”诸多与会演艺明星的邀请,企业有苦难言。
剖析 喧嚣背后的“政绩焦虑症”
张新斌说,节庆活动成本主要依据规模大小来定,少则几百万,多则上千万。从常理来说,这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一种形式,但这里面会有一些官员“动机不纯”。
“一些地方自身条件不好,想请人过来看看可能都请不来。”张新斌说,搞些活动,不但客商能来,上级各部门领导也会参加,有机会与领导加深“交情”。
河南一文化发展研究机构负责人戴先生也说,各地热衷于办节庆,一方面出于节庆可能带来的效益,另一方面则和政绩有关——借节庆之机,能和领导套上关系,同时展示自己的能力,给领导留下一个好印象。
不久前,新华社主办的《瞭望》新闻周刊称:官办节庆过多过滥,折射的是地方官员的“政绩焦虑症”。
中国社科院财贸所节庆研究专家马聪玲接受河南商报采访时表示,节庆想要吸引投资者、旅游者到本地来,带动经济发展,是无可厚非的。但如果超越当地经济发展状况,不顾民生,就舍本逐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