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的15名科学家将对世界第一大河——尼罗河进行为期15天的科学考察,考察于12月10日正式开始。本次科考活动也是中国科学家首次对尼罗河流域进行多学科的综合科学考察。
考察团队由15名科学家和2名记者组成。来自地球物理、人类学与动物学、水文地质、环境科学、旱区环境与工程等领域的15名专家,将对尼罗河流域进行资源、环境、生态、文化等多学科的综合科学考察。天津今晚报报社的2名记者将用报道方式记录尼罗河流域的自然风貌和人文景观。
“对尼罗河泥沙治理与保护、泥沙运动模拟技术及阿斯旺大坝的泥沙治理、拯救海水淹灌等领域的考察,对我国黄河、长江流域的相关研究具有重大价值。”本次考察队队长、中科院高级工程师陶宝祥在12月1日召开的科考活动发布会上说。
本次科考活动由中国科学院国际学术交流中心、天津今晚报报社和天士力集团共同主办。科考活动发布会于12月1日举行,天津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龚建生、今晚报社长兼总编辑贾长华、天士力集团总裁闫希军、中科院国际交流中心副主任陈思亮出席发布会。
作为天津市发行量最大的报纸,今晚报报社参与主办的科考活动已成为了媒体参与科学考察的品牌活动。此前,今晚报报社与中国科学院国际交流中心合作开展了澜沧江、北极、亚马逊、贝加尔湖、喜马拉雅山脉南坡、中亚地区“古丝绸之路”、东非大裂谷、湄公河等科考活动。
中科院首席科学家董锁成在发布会上表示,“全球气候变化,海平面上升,对全世界的河口三角洲都造成了威胁,通过对尼罗河流域的资源、环境、生态的考察,我们要积极探索大河流域可持续发展模式。”
来源:中国日报天津记者站(实习记者 张佳) 编辑:宁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