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正着力开发面向大众的社区教育资源,希望以多元、实用的教学内容,以及灵活的学制时间,满足国民再学习、再就业的强烈需求。
全国社区教育工作座谈会4日在杭州召开。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座谈会上说,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大力加强城乡社区教育的机构和网络建设,开发社区教育资源,打造国民终身学习的有效平台,形成覆盖城乡的完善的终身学习网络体系。
2010年7月公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要广泛开展城乡社区教育,加快各种学习型组织建设,到2020年,基本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目前,国家级的社区教育示范区达到68个。
鲁昕表示,今后社区教育的重点为针对国民就业创业需求的技能培训,以及满足“上班族”、老年人、青少年等不同人群教育需求的服务。
“社区教育是一种平等教育。教育公平不应该仅仅局限于学校学历教育,每个老百姓非学历的自身教育需求,同样需要受到关注。”教育部社区教育专家组成员胡凤英说。
在中国,义务教育法的实施大大提高了国民的受教育水平,但参与社区学习的比例并不高。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陈云英说,在美国,许多社区大学的技能培训时间为一到两年,学生在社区大学就读两年后即可进入正规大学学习。而中国有大量渴望学习的人口因教育资金有限而不能受到教育培训。
长三角等一些经济相对发达地区,率先在社区教育取得了进展。在杭州市下城区,自2003年以来,50万居住人口中有70%接受过社区教育。为了满足居民多元化的教育需求,所在社区分别针对进城务工人员、未成年人、3岁以下婴幼儿的看护人、老年人等群体开展了内容丰富的课程,甚至还开设了“特殊人群艾滋病相关行为干预”的继续教育项目。
“这些课程绝大部分是免费的。”杭州市下城区社区教育中心主任范琪介绍说,社区教育工作已经被纳入当地政府每年的工作报告,以及年度社会发展事业考核的重要指标。2009年实际用于社区教育的经费达1232万元。
专家提出,社区教育需要为学习者提供方便、灵活、个性化的学习条件,这离不开以卫星、电视和互联网等为载体的远程开放继续教育和公共服务平台。作为全国开展社区教育最早的省市之一,上海市于2009年4月开通了“终身学习网”。截至今年11月底,这个网站整合课程2161门,注册人数超过126万,访问人次超过3700万。
为了增加社区教育的吸引力,一些地区还试行建立“学分银行”,记录民众一生中参与学校教育、社区教育以及其他非正规、非正式学习的经历和成果,为学习者提供不同类型学习成果互认与衔接。在北京市西城区,“市民终身学习积分卡”的持有人数已超过6000人。
教育部有关负责人说,看到发展的同时,也应该看到,中国社区教育总体参与率不高,发展保障和激励机制还不健全。
“尤其在低收入群体集聚区、城乡结合部等薄弱社区,居民学习愿望很强烈,因教育资金有限而不能受到所需的教育培训,需要加大社区教育力度。”鲁昕说。据透露,教育部将在华东师范大学和中央电大建立相关研究机构,为社区教育提供决策参考。
来源:新华网 编辑:段若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