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问卷调查显示,认为自己是“弱势群体”的党政干部受访者达45.1%;而网络调查显示,认为自己是“弱势群体”则高达七成。
中产、官员集体“喊弱”,难免让人觉得矫情。但如果把我们的关注焦点切换到更宏大的背景,就会发现在这个特定的大时代里,一切群体都显得那么渺小。快速转型期,缺乏稳定感成为每个阶层的心理恐惧,弱势心理的蔓延也就不足为奇了。
是的,这是一个大时代。在这个时代,中国经济维持了30年的高速增长,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模式”正在成为全世界的研究对象;我们的高速铁路刚刚创下了486.1公里的时速,再次刷新世界铁路运营试验最高速;我们在IMF份额从第六跃居第三……看上去一切都那么美妙。然而,在这些宏大的粗线条背景下,价值观的迷失,却正在袭扰着中国的各个阶层。
当下中国处在一个大碰撞、大冲突的大时代,经济越发展,思想和文化上的滞后越来越突出。道德的缺失、信念的沉沦、价值观的迷失,都构成了这个时代的显著特征。
这样的迷失无关阶层和群体。不管是底层的大众还是精英的官员,都不可避免地存在这样的迷惘。迷惘来自于缺乏稳定的预期,来自于刚性制度、公正程序的缺乏。在当前转型现状下,这种不安全感不仅仅存在于传统弱势群体身上,也同样存在于诸如官员群体、白领阶层身上。
到底什么样的价值观才能支撑起“中国模式”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呢?现在,没有人知道答案。在现实中,谦诚致道的君子,本分老实的好人,在舆论的称颂背后,却被更多的人看为“傻子”;贪官胃口越来越大,成麻袋的现金沉在湖里;市场诚信缺失,企业三角债严重;拜金主义大行,“我要嫁富人”成为某些女性唯一择偶标准,“我爸是李刚”一再被叫响……但礼仪、规范、风俗、伦理,并不是一些可有可无的表面文章,而是权威、价值观念与社会制度的符号。丧失了这些,什么也不相信,什么也不崇拜,什么也不遵循,什么也不负责,这样的价值观怎么能支撑大变革?
殷谦在《文化清明,饮其流者怀其源》里写道:“我们时代的人是不敬畏天地的人,信仰的真空造成我们时代人的价值迷失。”在这个大时代里,宏大情节难以完全叙述伟大变革,我们更需要价值观的重塑、心灵的慰藉。
来源:扬子晚报 编辑:冯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