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本网专稿 | 报告解读 | 提案议案 | 海外看两会 | 分析评论 | 独家访谈 | 百姓与两会 | 两会花絮 | 两会语录 | 精彩视频 | 图说两会 | 热点调查
  海外看两会
德国之声:中国财政赤字在可承受范围之内
2010-03-06

我来说两句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中国日报网消息:德国之声3月5日报道,中国总理温家宝在人大政府工作报告中宣布,中国今年度的国家财政赤字将达到10500亿元,比去年增加了1000亿元,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如果中国今年的经济增长达到预期的8%,那么中国的中央财政赤字只占GDP的2.8%。专家普遍认为,这是一个可控的、能够承受的范围。

中国2010年的国家财政赤字将计划为10500亿元。这是中国国家总理温家宝3月5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这一数字比去年的9500亿元曾加了1000亿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来最高的赤字额度。温家宝在他的报告中指出,升高国家财政赤字的原因之一在于受到国际经济危机的影响,国家财政收入增长放慢,支出压力较大。

虽然政府工作报告认为,2010年公共财政的整体形势同去年相比有了一些好转,但还是称得上复杂。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的周继忠教授认为,虽然世界经济危机有了好转的迹象,但是不是已彻底复苏还是个未知数。因此,不能立即退出“积极”的财政政策:“中国的经济状况在2009年在世界经济很不好的情况下,通过非常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大力度地刺激,使中国经济维持了8%以上的增长指标。应该说,这个成绩是不错的。但问题是,目前世界经济乍暖还寒的情况下,是不是就可以退出这样的积极的财政政策,这是需要慎重考虑的。”

2009年,中国政府以4万亿的投资计划挽救了中国经济不致卷入经济危机深渊,并维持了8.7%的高速增长。中国不仅有效地遏制了经济下滑的趋势,而且率先走出经济危机的谷底,为实现复苏创造的条件。金融界专家指出,在此,9500亿元的国家赤字做出了很大贡献。

周继忠说,正是因为去年国家的公共投资已经开始,许多较为长期的项目必须继续下去。这也因此造成投资的必须性:“从实际情况看,尤其是涉及到公共投资,它们是有相当的延续性的,今年投资,到第二年、第三年都需要后续投资。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是其他经济状况好转,也不可能把这些项目马上撤销掉。这种情况下,中国政府延续这种比较宽松的财政政策,应该是比较稳妥的、比较保险的策略。”

中国财政部长谢旭人表示,中央财政今年度的支出同比只增加了6.3%。国家对教育、医疗、社保、就业等领域的支出额度也平均提高了8.8%。农民以及农业支出增长12.8%,而支出增长幅度最大的要算环保领域,同去年相比,环保领域支出的增长率为22.7%。

中国今年的经济增长目标锁定在8%。谢旭人认为,虽然有了经济复苏的迹象,但不能盲目乐观,要保持对潜在危险以及风险的警惕,也不能不顾一切地促进经济增长。那么,中国超过1万亿人民币的国家赤字,会不会隐藏着某些风险呢?周继忠教授认为:“我觉得是这样,虽然这个数字在绝对数量上在增加,但中国GDP的绝对数字也在增加。国家财政赤字只占GDP的3%以下。这在世界上大部份国家通行标准来看,是一个比较健康的数字。像欧盟等一些地方都规定,赤字不得超过GDP的3%,而中国连3也不到,还有一定的余地,因此,赤字本身并不值得我们太惊慌。我想,这个一个可控的、可承受的一个范围之内的数字。”

来源:中国日报网 编辑:段若兰


新闻热搜


  提案议案PK台
0

0

0

0

0
  手机问政
· 山西长治 1399****9558
两会是否能更好关注医改?尤其是企业职工,单位不想给再投入,交给地方政府接管又没有具体措施……
· 江苏无锡 1505****3579
现在房价高的吓人,老百姓什么时候才能买的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
· 河南洛阳 1366****7383
现在已经21世纪了,科技越来越发达,网络也随之“发达”起来,一些不健康的网站对中小学生造成很大的威胁……
· 江苏南京 1505****8323
我是一名高三学生,来自农村。现如今环境问题越来越备受关注,城里不用多说,农村现在也正遭受环境污染的危害……
两会语录
更多

公安只能维持秩序,维护人民的财产不受损害。处理是不能靠公安的。不能动不动把公安派到第一线。 −−湖北黄石市委书记王建鸣


并不是和政府叫板,而是要为政府讨回损失,格力是要为国家讨回400万元。 −−格力电器总裁董明珠


请大家不要一毕业就创业,除非你是比尔·盖茨。 −−俞敏洪

两会热词
更多

棚户区改造

公共外交 public diplomacy

个人财产申报

食品安全 food safety

经济发展模式

;
客服电话:010-84883300  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contact@chinadaily.com.cn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独家所有,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