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经济|社会|热图|专题|节会|人事变动|地方企业|文化 •  旅游|
  各地: 安徽 北京 重庆 大连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黑龙江 河南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苏 辽宁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深圳 天津 新疆 云南 浙江
中国在线
雪域展宏图 跨越正当时——写在第三个“西藏百万农奴解放纪念日”
2011-03-28 07:11:33      来源:人民网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分享按钮

雪域展宏图 跨越正当时——写在第三个“西藏百万农奴解放纪念日”

三月二十五日,西藏山南克松村农民把写有“翻身农奴把歌唱永远跟着共产党”的条幅挂在新居前,迎接三月二十八日“西藏百万农奴解放纪念日”。

新华社记者 索朗罗布摄

52年前的3月28日,在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下,以解放农奴为核心目标的西藏民主改革运动拉开了序幕,由此开辟了西藏从黑暗走向光明,从贫穷走向富裕,从落后走向进步,从专制走向民主,从封闭走向开放的历史新纪元。这成为新西藏和旧西藏的一个重要的历史分水岭。两年前的西藏自治区九届人大二次会议决定,每年的3月28日为西藏百万农奴解放纪念日。

无论是在拉萨布达拉宫脚下还是在山南雅鲁藏布江两岸,无论是在那曲郁郁高原还是在林芝莽莽山区,数以万计的五星红旗迎风招展。雪域大地充满喜庆气氛,全区各族各界干部群众载歌载舞,以各种方式迎接这个意义非凡的节日。

“50多年来,在中央关心、全国支援特别是对口援藏单位无私援助、西藏各族干部群众团结奋斗下,各项事业不断取得新的辉煌成就。2010年1月,中央召开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明确了未来一个时期西藏工作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对推进西藏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作出战略部署,为西藏到2020年与全国一道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提供了根本保证。”自治区党委书记张庆黎如是说。

西藏各级党委、政府带领各族群众紧紧围绕“一个中心、两件大事、四个确保”,坚持走有中国特色、西藏特点的发展路子,抢抓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带来的重大机遇,大力实施“一产上水平、二产抓重点、三产大发展”的经济发展战略,圆满地实现了“十一五”时期各项目标任务。海内外关注西藏的人们看到,今天的西藏经济快速发展、民生大幅改善、社会持续稳定、城乡面貌一新,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

“发展蓝图”凝结共同心愿

从中央到地方,从“输血”到“造血”,力度之大,前所未有

“翻身农奴把歌唱,幸福的歌声传四方”。西藏各族人民永远不会忘记,是中国共产党砸碎了黑暗腐朽、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度,使百万农奴和古老西藏获得了新生。120万平方公里的雪域高原,一直传颂着中国共产党人的丰功伟绩。

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的西藏,是离太阳最近的地方,也是党中央十分关心、十分牵挂的地方。50多年来,西藏正是在党中央的正确指引下、在社会主义祖国大家庭里,取得了一个个举世瞩目的成就。

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是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入关键时期、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10周年、西藏跨越式发展进入关键阶段、反分裂斗争尖锐复杂的形势下,党中央、国务院召开的专题研究西藏工作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胡锦涛总书记要求,推进西藏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把雄伟辽阔的青藏高原建设得更加美丽富饶、安定祥和。

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如一缕春风,吹“绿”了雪域高原;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如一座航标,引领西藏走上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新征程。会后,中央确定了对口支援西藏和全国支援西藏的大政方针,提出政策之多、投入资金之多、援建力度之大,在西藏历史上前所未有,为西藏的跨越式发展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中央部门积极落实支持措施,地方对口支援倾情倾力,援藏援心。去年,国家安排预算内投资159.7亿元,同比增长46%。安排西藏一般性转移支付300亿元,同比增长14.5%;落实中央教育专项资金51亿元、地方专项及捐赠资金54亿元;中央安排西藏廉租房保障补助资金10多亿元,扶贫资金7.2亿元……“十一五”时期,全国对口援藏资金累计达到了75.7亿元。

如今,从城镇到农牧区,从社会基础设施建设到百姓日常生产生活,从修路、建楼到开辟工业园区、农业示范园区,从资金、项目援藏到人才、技术援藏,从“输血”到“造血”,对口支援工作大大增强了西藏受援地区的自我积累、自我发展能力,为西藏实现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截至2010年底,188项重点建设工程全部开工,已完工109个。墨脱公路和拉萨至贡嘎机场专用公路开工建设,80%以上国道完成了路面黑色化整治改建。西藏“十一五”时期最大的标志性工程拉日铁路开工;阿里、日喀则机场建成通航,西藏已构筑起五大民用机场网络。狮泉河、直孔、巴河雪卡等电站竣工投产,藏木、果多等电站建设顺利;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施工难度最大的青藏直流联网工程开工建设,将结束西藏电力孤网运行的历史;“三大灌区”建设进入收尾阶段,江北灌区加快建设,旁多水利枢纽工程大坝主体建设顺利;新增和改善灌溉面积111万亩。

西藏优势矿产业、绿色食品饮品业、藏医药业、特色旅游业等特色优势产业不断发展壮大,2010年,甲玛铜多金属矿正式投产,华新水泥二期工程竣工。5100矿泉水、圣鹿食用油、甘露藏药等销售收入大幅度攀升,新增20万吨拉萨青稞啤酒生产线。旅游再创历史新高,2010年全区接待游客685.1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71.4亿元,分别较2005年增长2.8倍和2.7倍。去年,全区生产总值预计达到507.5亿元,同比增长12.3%。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139元,同比增长17.2%,连续7年保持两位数增长。

“民生阳光”普照雪域大地

西藏农牧民正过上越来越温暖的生活

50多年来,中央和西藏自治区各级党委、政府始终把维护好、发展好农牧民群众的生存权、发展权作为民主改革的重大成果不断扩大、深化;始终把加快发展西藏社会事业,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改善农牧民群众民生条件作为首要任务来抓。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又把改善民生提升到了西藏工作指导思想的高度,提出把更多关怀和温暖送给广大农牧民和困难群众。2010年成为西藏历史上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投入最多的一年。从住房、养老到临时救助、基层医疗、增收等,农牧民民生的方方面面得到明显改善。在“民生阳光”普照的雪域高原,西藏农牧民正过上越来越温暖的生活。

过去一年,安居工程的实施,使得越来越多的西藏农牧民用较少的花费,住上了安全适用的房屋。截至目前,安居工程累计投入资金170亿元,使全区住房条件较差的27.5万户、140万农牧民住上了安全适用的新房。如今,一栋栋崭新而又不失西藏特色的农牧民住房在雪域高原上格外引人注目。西藏农牧民正在安居工程的帮助下,逐步实现居者有好屋的梦想。

2010年,让雪域高原人们倍感骄傲和温暖的是,西藏在全国率先实现了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在全国率先实现了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乡最低生活保障等制度的全覆盖。

2010年,西藏全区23.52万名60周岁以上的农牧民全部领取了基础养老金,共计7631.55万元,发放率达100%。西藏农村最低生活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1300元,城镇居民最低生活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330元。截至去年底,已有85.8万人参保登记,占所有119.36万16周岁至60周岁适龄参保人员的76.5% 。西藏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副厅长卢海元说,西藏新农保工作提前2年实现了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确定的“优先覆盖”的目标,比全国预定目标整整提前了10年。

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以来,西藏通过大力发展农家乐、藏家乐和休闲度假点,让农牧民依托旅游发展。目前西藏从事旅游接待服务的农牧民达到了12029户,户均年收入25000元。从传统的农牧业中解放出来,西藏农牧民有了更多的发展机会,收入渠道也更加多元化。去年西藏农牧区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约81万人次、34万人,实现劳务收入16.5亿元。

“欢歌起舞”展示文化魅力

一批地域性文化品牌推动文化资源优势向文化产业优势转变

2011年春,元旦、春节、藏历新年让雪域高原的人们一直沉浸在节日的欢乐气氛中。《欢歌起舞》刚刚惊艳央视春晚,接踵而至的藏历新年联欢晚会、电视曲艺晚会《欢笑2011》又让人们饱享了一道道文化大餐;节日期间,各种文艺演出还基本覆盖了自治区的每一个偏远乡村。

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提出要把西藏建设成为重要的中华民族特色文化保护地。西藏召开全区首次文化发展大会,出台首个《关于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决定》,全面启动文化兴区、文化强区、文化富区、文化稳区的战略,推进西藏由文化资源大区向文化发展强区的跨越。

传统文化得到有效保护和传承。去年起,西藏开始对非遗重点项目实施全面保护,拉萨觉木隆藏戏等21个国家级和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被列入了首批重点保护计划中,并划拨了专项保护经费。今年西藏将实施第二批重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工作,还将逐步提高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补助经费。目前,从佛教音乐、传统音乐、舞蹈、藏戏,到藏族帮典、卡垫织造等,西藏共有60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53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各传统行业名家在政府的关心、支持下,传承发展着藏族传统文化。

作为民族优秀文化资源的藏医药,近年来也得到不断发展与壮大。目前全区藏药生产企业发展到18家,生产360多个藏药品种,其中获得国药准字号的有298个。西藏自治区藏医院成为全国首家三甲藏医院,建有全国规模最大的藏医药研究院,挖掘、整理和出版了一批独一无二的藏医药巨著,为子孙后代留下了宝贵的藏医药文化财富。

公益性文化事业一直是西藏文化建设的重点。“十一五”期间,全区所有县级综合文化活动中心和县级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实现全覆盖。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分别达到90.28%和91.41%,全区建制村村民月看电影场次到达1场以上。藏历新年晚会成为各族群众不可或缺的文化大餐,拉萨雪顿节等一批文化节庆成为全国知名的地域性文化品牌。

在旧西藏,民间艺人街头卖艺被称为“乞丐喧嚣”,不仅受歧视,还常饿死街头。然而,“乞丐喧嚣”却登上北京奥运开幕式的舞台。团长格龙说,在旧西藏,这事做梦都不敢想。如今,格龙所在的娘热乡民间艺术团声名远扬,在实行文化体制改革后,团里利用国家文化产业扶持资金,自主经营,积极发展文艺演出、养殖、运输、餐饮等综合性文化产业,总资产达500多万元,与全区各大酒店、度假村、旅游景点签订大批演出合同,还受邀到全国各地演出。

西藏文化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逐步繁荣发展。据统计,全区共有文化企业和单位近3000家,从业人员2万余人,门类20余种。共有2家国家级、8家自治区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创作推出的大型原生态歌舞《幸福在路上》、民族歌舞《喜马拉雅》等一批演艺产品,取得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正有效地推动文化资源优势向文化产业优势的转变。

雪域展宏图,跨越正当时!

高原的人们正在欢庆“西藏百万农奴解放纪念日”两周年。抚今追昔,西藏大学旅游与外国语学院副院长图登克珠说出了大家的心声:“今天,当我们通过‘西藏百万农奴解放纪念日’来回顾新旧西藏的历史时,更加深切地体会到民主改革对西藏、对全中国的巨大历史意义。西藏,明天一定更美好!”

来源:人民网  编辑:段若兰


新闻热搜
 
商讯
专题
2011年全国两会
>> 详细

各地新闻
目前,只有山西省22个城市以及银川、贵阳、昆明、佛山、岳阳、沈阳、丹东、海口、合肥、兰州、西安、济南等共计40个城市公布了自己的房价调控目标。银川:涨幅控制在当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幅度以内(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预期目标为10%)。>> 详细
点击排行
  写在第三个“西藏百万农奴解放纪念日”
卫生部就放射性核素碘-131健康相关知识答问
 
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