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文山州西畴县小洞村,依山傍水的新农村一角
换一种思路扶贫
在富宁县,文山州州长助理、上海驻文联络组组长胡春,首先带我们去看散居在大山深处的山瑶。
从昆南高速皈朝口出来,在龙门乡崎岖的山路颠簸前行一个多小时,山越行越高越险,在接近山瑶村寨时,越野车也陷入泥泞不能前行。我们弃车徒步踏着泥浆,顶着雨水,攀岩爬坡,终于气喘吁吁地走进山瑶岩正忠家。看到堆放在屋中间刚收获的玉米棒,有近半是空白的,我们就明白这40多岁的汉子家为什么如此一贫如洗。贫困的程度和恶劣的生存条件,超出我们的想象。
走出深山,步入丘陵,我们终于来到上海援建的一座山瑶安置点——那刚。安置点位于富宁县剥隘镇金坝林场北部,是2010年3个山瑶外迁安置试点之一。为解决山瑶的贫困问题,上海援建干部与州县创新思维,共同研究出“搬家、种树、办教育”的扶持发展思路,将原居住地极度贫困又丧失生存改善条件的山瑶人迁往相对条件较好的地段,通过建房扶持和综合扶贫开发,使这部分特困群体真正脱贫。在那刚,我们看到几排两层楼房已完成主体建设,道路也已修通,工人们正进行交付前最后的整修。州扶贫办副主任韦炳国介绍,这一安置点主要由上海援建资金建造的,州县进行部分资金配套,总投资698.65万元,计划安置70户350人,户均建筑面积152.32平方米。为使山瑶从深山迁出不但能安居更要能脱贫乐业,县里动用所有资源,将农场的部分土地置换出来,为每户山瑶提供1亩耕地2亩林地,使他们具备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同时,利用上海援建资金进行培训,指导山瑶掌握生猪养殖、甘蔗油茶种植技术,使他们真正掌握脱贫致富的技能与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