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10年的物价上涨轻松掀翻了很多人的预期。CPI从年初的1.5%连续闯关,呈现出“利落“的走势——破三、破四、破五,一路仰冲至11月的5.1%。在网民自发评选的年度汉字中,“涨”字呼声最高。众网友一边投票,一边长叹“神马都在涨”。“涨”字背后有游资热“炒”作祟,有普通百姓海“囤”应对,有政府出“拳”破解。
伴随着通货膨胀的“敲门”声,“豆你玩”、“蒜你狠”、“姜你军”、“苹什么”、“糖高宗”、“油你去”、“煤超疯”等网络热词迅速蹿红,紧随其后,土豆、鸡蛋、白酒、方便面、大米、棉花、羽绒服也纷纷加入涨价大军。
揶揄戏谑之后,更多的是被逼迫出来的生存智慧,在腰包飞快瘪下去的同时,普通民众不得不与CPI展开一场“民间赛跑”。于是,催生了囤货抗涨的“海囤族”和节省开支的“抠抠族”。更有对抗CPI的终极秘笈“八戒”:戒驾、戒烟、戒酒、戒零食、戒逛街、戒在外吃饭、戒娱乐……换城消费、“赴港打酱油”也成为一种购物“新体验”。
在此背景下,中央果断出手,祭出稳物价“国十六条”,“通胀狙击战”全面打响。从中央到地方纷纷采取措施平抑物价,时隔多年再提“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力度之大前所罕见。调控立竿见影,尤其是前期游资介入炒作的部分品种,价格回落幅度相当明显。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将“稳定价格总水平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这也意味着控物价已经成为调控的首要任务。本次会议更是明确提出,价格调控监管工作将“全面加强”,具体措施以经济和法律手段为主,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
虽然不大能弄明白流动性、准备金、负利率、CPI,但可以肯定的是,无论什么原因造成的价格上涨,网民还是有话要说,有言要建。
网言网语:“现在既跑不赢刘翔,也跑不赢CPI”
百姓感受:“今年觉得特别难,不知道是真的难还是周围有这样的气氛,反正我始终都觉得心理压力挺大的。”
各方声音:“面粉、鸡蛋都涨价,我们再不涨就只能赔钱。”
专家解析: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一旦落实到责任制,考核跟乌纱帽挂钩,基本没有无效的,千万别小看这个。我们有能力、有条件保持物价水平基本稳定,这点大家一定得相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