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5月9日消息,来自西安的王女士给云南省委书记秦光荣写信,投诉在云南旅游期间遭遇的问题,以及游客不购物被司机报复等种种乱象。本来对云南充满向往的网友在网上留言感叹道:“实在让人高兴不起来,我们所感受到的是恐惧、欺诈和耻辱”。
小长假过后,旅游服务投诉都会成为舆论焦点。服务行业常说“顾客是上帝”,但从春节时三亚餐馆涉嫌宰客,到清明节假期的景点门票价格,再到五一过后这次云南导游欺客,一次次游客投诉事件中,我们看不到“上帝”的待遇,更多的是“上帝”的无奈。
这些事情发生在不同的地方,却反映出相似的问题。地方政府,尤其是当地旅游主管部门,坐享当地自然人文旅游资源,充分赚取国家经济增长带来的旅游消费红利。他们过分看重游客给当地带来的经济利益,将游客的合法权益置于脑后。
旅游资源稀缺,中国旅游人群庞大,供求失衡,必然形成卖方市场。但随着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特别是中国游客素养和要求的提高,旅游市场必然出现优胜劣汰,不顾游客权益的景区必然受到市场规律的惩罚。只有那些服务质量好,景区管理规范,旅游体验独特的景区才会实现长远发展。
告别目前这种粗放式旅游业发展及管理模式,地方政府和旅游主管部门要做的还有很多,首先应当尽快改革那些不合理的行业机制,有些机制貌似要提高旅游收益,实则限制旅游业发展。云南当地所谓导游零工资,全靠游客消费提成的做法就是一例。王女士的几位导游均反映他们依然是零工资,收入全靠游客消费提成。其实早在2011年12月15日,云南省正式印发关于建立导游薪酬机制的指导意见,全省2万多名导游正式告别无底薪无保险时代。但时至今日,这一改变还未到来。
购买纪念品和特产,本应给游客留下美好回忆,却变成了强买强卖;导游与游客间本应轻松的交往被扭曲为冰冷的敌对关系;本应悠然自得的旅途放松变成了导游随意设计的奔波赶场。这种老旧的导游零薪酬机制何时才能推出历史舞台?
旅游业和服务业是拉动内需的重要行业。做好旅游业和服务业,切实提高服务质量,是促进其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这与依靠旅游服务业发展地方经济,促进就业和经济增长的目标并行不悖。及时调整导游薪酬机制是理顺导游和游客关系的第一步。国际经验标明,成熟旅游业的盈利点绝不在导游强制消费上,而在于与旅游资源有机结合的餐饮、娱乐、服务、住宿及相关文化产业的综合发展。这才是地方政府和旅游主管部门应当下大力气开发的领域。
来源:中国日报(记者 李洋) 编辑:许婧
相关新闻: